中国食品网

温州:男子一吃饭下巴就鼓包 医生说这和他爱吃海鲜有关

   2017-11-04 温州网9820
核心提示:一吃饭下巴就会肿胀鼓起一个球,过一会又能自动消失,这到底怎么回事?近日,市民陈先生到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
    一吃饭下巴就会肿胀鼓起一个“球”,过一会又能自动消失,这到底怎么回事?近日,市民陈先生到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下巴里面长了两块结石。经手术,陈先生的这一症状已消失,但唾液分泌功能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患者得了“涎石症”
 
    50多岁的陈先生是灵昆人,平时爱吃海鲜。2年前,他遇到一件怪事,一次吃完饭后突然感到左侧下巴肿胀,鼓起了一个包,不过十几分钟后肿块就消退了。起初,他以为是上火,就没理会。后来吃完饭后下巴鼓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都是去买点治疗上火的药吃,从未去过医院。
 
    近日,陈先生的症状突然加重,原本很快就消掉的肿块,过一两天还是消不了,摸上去还有硬块,感觉胀胀的。于是,他到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就诊。
 
    “陈先生过来时,左脸肿出了一个小球。”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孙仁义说,经CT检查,患者得了“涎石症”。简单地说,就是出口水的导管里面长了结石。
 
    经手术,医生从陈先生的下巴处取出了两颗花生米大小的石头,还摘除了已失去功能的左侧颌下腺。
 
    目前,陈先生的症状已完全消失。但因摘除了左侧颌下腺,少了部分唾液分泌功能,会对今后的饮食造成一定影响。
 
    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
 
    下巴怎么会长出结石呢?孙仁义解释,人的唾液腺主要分为三个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涎石症”有85%左右发生在下颌下腺,而下颌下腺就位于老百姓俗称的下巴的地方。因为唾液中含有较多的钙盐,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又较为黏稠,唾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钙盐的沉积,最后形成结石。而且下颌下腺的位置较低,其分泌唾液的导管是自下向上,即唾液需要从下往上流,由于受重力的影响流速较慢,唾液易于淤滞,更易导致钙盐的沉积出现结石。
 
    此外结石的形成还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进食高钙高嘌呤的海鲜、酸甜的食物时,会刺激唾液的分泌,由于结石堵塞导管,唾液无法顺利排出,就会导致下巴肿胀。而饭后,唾液通过慢慢排出及腺体自行吸收,肿胀就会逐渐消退。
 
    由于温州地处沿海,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我一个月大概可以碰到四五个。”孙仁义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