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领导力决定成败”观念,切实提高执行力。首先围绕精准扶贫工作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思考,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其次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增强责任心,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将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总结提升,即学习—实践—总结,努力提高执行力,同时严肃政治纪律,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思想涣散,不执行、慢执行、乱执行的现象坚决按照《问责办法》从重从严处理。
二、树立“作风关系成败”的观念,形成过硬的工作作风。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脱贫攻坚工作的兴衰成败,事关民心向背。坝镇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干部培养、管理、选任的各个方面,一是着力培养“苦干、实干、加油干”的工作作风,将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工作成效纳入《坝镇干部管理条例》,形成奖惩赏罚明确的竞争机制;将学习机制纳入工作例会,着力构建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进步的积极氛围。二是着力培养“廉洁修身、齐家、从政”的自律作风,定期工作例会进行中央“八项规定”、“一准则两条例”等党纪法规教育宣讲、违纪违规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教育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筑牢廉洁自律的防腐坝。
三、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严格按程序规则办事。细节是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不可预见的突发事情多。要做到深谋远虑、瞻前顾后,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真分析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尽可能把问题想细、考虑周全,制定应对方案。一是落实一户一档政策上,取消或新增精准扶贫户严格按照组里评议、村里审核、办事处把关的原则进行,不漏户、不漏人,确保群众知晓、百姓满意。二是做到工作留痕,每一次走访都要求走访干部做好记录、详细登记,每一次帮扶都要求帮扶干部全程参与、总结得失,确保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三是在精准扶贫的公示工作中,该公示的事项一定按规定程序、内容、范围公示到位,坚决做到不想当然地省略步骤和环节,更不统计加估计、粗枝大叶,对公示中发现的问题、反映的问题应及时处理,每一个细节都不忽视。(巢湖市坝镇 喻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