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江南区:书记是三员助产业发展

   2016-11-16 南宁日报4230
核心提示:  江南区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桥梁作用,通过支部共建、后盾单位帮扶、引进社会资金等方式,多措并举助推贫困村产业发
  江南区充分发挥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桥梁作用,通过支部共建、后盾单位帮扶、引进社会资金等方式,多措并举助推贫困村产业发展。据统计,今年以来江南区共引进生猪养殖基地2个,兴建养鸡大棚16个,种植大青枣150亩,安排贫困户就地就业165人。通过第一书记的宣传、指导、连线和倾情服务,广大贫困农户获得“真金白银”。
  
  筑强战斗堡垒,做产业项目引进的“指导员”。第一书记结合实际制订贫困村帮扶工作措施,细心指导贫困村引进产业项目,着力提高贫困村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化单一的“输血”“治病”为“造血”“养生”,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今年8月,江西镇同宁村引进九翔牧业公司从事旱鸭养殖,为促成该项目尽快落地,该村第一书记慕春林白天顶着烈日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土地测量,晚上与村委干部一起到村坡农户家中沟通土地流转事宜,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150亩的土地流转测量工作,为九翔牧业公司在同宁村打造一个标准化旱鸭养殖基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预计投资达7500万元,惠及200户村民。
  
  发挥后盾优势,做产业项目落地的“宣传员”。第一书记结合各村坡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提出扶贫思路,广泛宣传发动,并紧紧依靠后盾单位的优势资源,助推贫困村发展产业项目,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今年以来,江南区9个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充分利用后盾单位的优势资源,协助引进扶贫产业项目20个,落实土地流转5400亩,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种植大青枣、百香果、富硒水稻和乳鸽、肉鸡、肉牛养殖的产业项目格局,并通过吸纳本村贫困户小额贷款入股分红和招聘贫困户到企业上班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村民收入,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激发内生动力,做产业项目发展的“服务员”。第一书记主动上门做好服务工作。今年3月,南宁市新世丰公司生猪养殖基地落户江西镇同良村后,该村第一书记彭敏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协助公司与村民一起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并发挥后盾单位的优势资源,帮助公司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最终该公司以每年每亩1200元流转村民土地500亩用于建设现代化无菌生猪养殖基地。基地建成后,已安排25户贫困户就业,给周边120多户蔬菜种植户免费提供优质农家肥,并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猪苗1200多头,无偿提供养殖技术培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