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构筑冲不垮的坚实堡垒 ——河北省基层党组织抗洪救灾群英谱

   2016-08-02 农民日报7220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郝凌峰我们村全部撤离了!7月25日凌晨3点40分,河北省灵寿县北洼村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让北洼乡党委书记尹国亮悬着的心放
    本报记者郝凌峰
 
    “我们村全部撤离了!”7月25日凌晨3点40分,河北省灵寿县北洼村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让北洼乡党委书记尹国亮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标志着北洼乡磁河两岸所有村庄的村民安全转移。
 
    7月24日晚间,灵寿县西北部遭遇强降水侵袭,洪水疯狂上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乡党委第一时间召集所有干部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了8270余群众的生命安全。
 
    河北遭遇洪灾的危难时刻,全省各地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奋战在抗洪救灾的最前沿,与群众同舟共济、奋力救灾,同心筑起一道暴雨洪水冲不垮的堤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
 
    抗洪抢险,他们是捍卫生命的安全堤坝
 
    暴雨倾城,多地告急。基层党组织是抗洪救灾的第一道防线,猝不及防的洪灾来临之际,河北省各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不惧危险,以捍卫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使命,书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7月21日,隆尧县新刘庄村午河南河堤闸洞口突然决口。当时闸洞被冲毁,河堤已经决口2米宽,堤旁已淹没几十亩玉米地,情况非常危急。6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李顺海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跳进被河水冲毁的闸洞口。河水如猛兽冲撞着他的身躯,几次欲跌倒,险被洪水冲走。在李顺海的带动下,县乡两级干部150多人不顾饥渴,奋战几个小时,最终将决口堵住,排除了险情。
 
    地处白马河畔的任县西栾村,地势低洼,一旦发生洪灾就会危及全村1200余口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7月20日凌晨,村党支部书记张振华顾不上跟身患重病的78岁老母亲打声招呼,就急匆匆冒着暴雨冲了出去。“先转移老人和孩子,去看看村里的五保户、孤寡老人……”为了帮助群众尽快转移,张振华找来了4辆面包车,一趟一趟接送。在转移最后一批群众时,他的嗓子已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用手势指挥疏散。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转移,群众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7月19日晚上将近21时,井陉县南石门村里突然停电,村北的小作河河水迅猛上涨。一直在巡堤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双廷和他开铲车去别村抗洪刚回来的弟弟、党员王生廷都发现了险情。两兄弟在通知完村里所有街道让大家都安全转移后,才回到自己家看家人,没想到王生庭的妻子在商店里没有来得及撤离,被洪水夺去了生命。
 
    鸡泽县普高村向来是水来必淹之地,是主要泄洪区域。7月20日早上洪水已到达普高村,上午10点左右洪水来势汹汹,如猛兽般冲破河堤,淹没了庄稼,进入村庄,淹没了该村90%的土地,水深没膝。村党支部书记张雪原带领村干部在19日当晚已转移村民2400多人。两天没有合眼的张雪原斜靠在村里的电线杆上就睡着了。大约10分钟后,他一个激灵醒来:不能睡,满眼的洪水、流离的村民,我怎么能睡?他在洪水中洗了洗脸,又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全村两天两夜共转移村民3300多人,由于转移撤离及时,普高村在这次来势汹汹的洪涝灾害中,无一人伤亡。
 
    7月19日19时许,上游水量猛增,永年县榆林东村的街道开始积水。村委会主任闫立新心头一震,想到了村边敬老院的老人们,有的偏瘫、有的行动不便,必须马上转移。于是,他冒着暴雨赶到敬老院。后院有个二楼,成了老人的避难所。搀扶、肩背、推轮椅……前院人员安全转移。后院还有托老人员,他组织人员开始施救,第一位老人成功转移,刚把第二位老人背到二楼台阶处,洪水开始迅速上涨,他当即把老人放在台阶处,转身冲到一楼继续施救……20日凌晨5点多钟,所有老人安全转移了。         
 
    
 
    重建家园,他们是冲锋在前的鲜红旗帜
 
    风雨里的洗礼,危难中的考验。在灾情袭来之时,党组织是旗帜,所到之处便是力量之源;在重建家园之际,干部是排头兵,冲锋在前成为大家的主心骨。
 
    暴雨犹如豺狼野兽般,30小时内吞噬了沙河市阴河沟村群众的房屋和田园,村里变得满目疮痍、一片狼藉,村前绿绿葱葱的树木被冲走一半,村民赖以生存的田地被冲毁了大半,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被多处冲断,看着满地的碎瓦砖石,村民们情绪低落一筹莫展。
 
    由于断水断电断路、通讯失联,几户村民家中的粮食已经出现危机。村支部书记牛魁生意识到面对困境不能坐以待毙,他动员全村100多劳动力,男女老少全部义务出工出力,自带干粮和水、铁钎锄头等工具,开始清理道路土石,在被毁道路边侧开垦新路。饿了啃点馒头就点凉水,累了便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会儿,顶着酷暑不怕苦累一直坚持到日落收工。经过两天多的努力,一条简易的羊肠小道终于在群众的一钎一锄中呈现出来,此时,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为阴河沟村村民送去了急需的面、油、蜡烛等生活物资。
 
    自救由感动引发,在感动中进行。7月28日15时,尽管顶着34摄氏度的高温,但在永年县讲武乡刘七方村西,200多人的清淤队伍已经开始了清理南北大街的工作,一时间,铲车铲、推车推、铁锹端,这条被淤泥掩埋的连通刘七方前街和后街的主通道正在一点点被打通。
 
    “洪水淹没了我村的大街小巷,大部分村民家进了水。洪水退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清淤泥、保畅通。只有先把路打通了,家中的淤泥才能运出去,外面的救灾物资才能运进来。”现场指挥清淤的刘七方村党支部书记刘士方说,“我们不等不靠,马上动员全村党员干部打冲锋,先清街巷淤泥,再清家里淤泥,然后帮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孤寡老人清淤泥,把自家放最后。”
 
    刘七方村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让群众有了主心骨。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上,信心倍增地开展灾后自救。收拾被淹家具物品、晾晒被淹衣服被褥、清理屋里院内淤泥……
 
    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刘七方村南北大街终于打通了。至此,该村东西两条街道、南北大街和各条小巷在经历了近一周的泥泞后,恢复通畅。与此同时,受灾群众家中淤泥也在清理中,刘七方村的正常生活正在自救中一点点恢复……
 
    救灾援建,他们是灾区群众的坚实后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发生后,没有受灾和灾情较轻的市县与重灾区同呼吸共命运,纷纷组织援建队,奔赴最困难、最需救援的地方,实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群众,与灾区广大党员群众一道并肩战斗在救灾抢险的第一线。
 
    “大水一下子冲毁了俺们十几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美丽村庄,就在全村老百姓绝望的时候,馆陶县委县政府及时派来了由路书记带领的援建队,帮我们出谋划策、规划设计、恢复重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一提到馆陶援建队路书记,涉县井店镇刘家村党委书记刘改顺直竖大拇指。
 
    路军强是馆陶县寿山寺乡党委书记,虽然是“80后”,但沉着稳重的他浑身透着一股子实在劲。接到援建刘家村的任务后,他二话不说便投入精力开展援建前期筹备工作。
 
    为争取时间抢修,尽快恢复村民正常生活,援建队一到涉县,路军强顾不上3个多小时400多里路途的跋涉颠簸,立即投入工作,走访了解村庄灾情、群众安置、生产自救等情况。当天下午2点开始,组织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研究灾后重建工作,会议一直开到了夜里11点40多,期间路军强提出的各项援建思路、计划,赢得了群众十多次热烈的掌声,最终,研究确定了群众满意的重建方案。援建队前期确定援助该村500吨水泥、50吨钢筋,并号召该县百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到刘家村出工出力,帮助该村生产自救。
 
    路军强带领的馆陶援建队给刘家村带来了希望,有希望就有信心和力量!才到刘家村一天时间,刘家村的老百姓就都认识了这个戴着眼镜、文气干练的路书记,把援建队员们当成了自家人,老百姓都亲切地称路军强是刘家村的“主心骨”!
 
    灾区各村之间的互助同样让人动容。7月27日一大早,一辆皮卡车、2辆面包车装载着60包矿泉水、200斤馒头、2箱面包、2箱饼干等赈灾物资开到南和县顺水河生态区的西薛屯村。“我代表村民感谢你们啊,你们自己受了灾,却将赈灾物资送给我们,让我们都很感动。”西薛屯村支书薛志强握住前来送物资的南和县郝桥镇西徐庄村支书徐同礼激动地说。
 
    在这次洪灾中,徐同礼带领众乡亲三天三夜冒死将河堤决口堵住,保住了沿岸9个村庄几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获得自保后,村民还将宝贵的救灾物资捐送到受灾更严重的其他村。
 
    “俺们堵住了溃堤,保住了沿河的多个村庄,所以村民并未受到多大损伤。俺听说顺水河一带的村子淹的不轻,村民一致同意将赈灾物资转送到更需要的村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徐同礼说,接到好心人送来的赈灾物资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民代表召开会议,专门商量物资分配问题。经讨论,村中除为孤寡贫弱户留下部分物资外,其余全部转送出去。
 
    “徐支书不仅自己坚守一线,堵大堤的危难时刻,他还特意将在天津和县城住着的儿女们召了回来,加入到抗洪抢险队伍中来,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俺们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就冲这个,老支书作出的任何决定,俺们全家都支持。”村民徐唤朝说。
 
    洪水面前、生死关头,在这个抗洪救灾的“考场”,在这个践行“两学一做”的战场,河北省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经受住了考验。每一个支部就是一条坚固的大堤,每名党员就是一面坚强的旗帜,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在赞皇,国务委员王勇握着赞皇县野草湾村党支部书记韩建军的手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最基层的党支部,为国家和群众减少了损失。”
 
    在井陉,当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了解到小作村党支部书记杜秀文同驾驶铲车的村委会主任高永军,先后转移被困村民198人后,当场表示称赞。
 
    在邢台,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要求党员干部与灾区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坚决打赢抗灾救灾这场硬仗。
 
    在邯郸,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表示,灾区社会稳定,说明我们的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切实发挥了作用,决策和行动很及时、很得力、很正确。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做群众的主心骨、带路人。
 
    ……
 
    这,是对基层党组织最由衷的称赞,更是对全体基层干部的一种鞭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