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新闻眼 回望 40年,唐山大地震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2016-07-29 农民日报5790
核心提示:图为唐山市震后照片(资料照片)。图为唐山市夜景(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新华社记者张百新王洪峰张洪河回望历史长

    图为唐山市震后照片(资料照片)。图为唐山市夜景(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ntent data-find="_1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新华社记者张百新王洪峰张洪河

    回望历史长河,俯瞰茫茫大地,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人类史上最惨痛灾难之一,这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瞬间夷为平地,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16万多人遭受重伤。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样说过。大地震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代价,但震后唐山人民创造的“大灾无大疫”、迅速重建、恢复生产、城市崛起及形成的抗震精神等,都给全人类带来宝贵财富。

    抗震经验:让人类更好地应对灾难

    7月28日,在刻有24万罹难者名字的地震纪念墙下,81岁的刘显仁盯着墙上儿子的名字,目光久久不能移开。40年前的这天,他为了救朋友的孩子,自己唯一的儿子葬身废墟。

    震后唐山的每一个成年人,或是救人者,或是被救者,或是被人救出后又赶着去救别人。仅唐山市区,就有48万人在互救中脱险。每3个幸存者,就有1个是在互救中幸存下来。

    与此同时,地震过后8小时,第一支部队就急行军进入唐山市。随后的几天里,先后有14万解放军陆续赶到。人民子弟兵顶着频繁余震,用双手、用最简陋的工具,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又一条生命,使1.64万名群众重获新生。

    地震后,留下16万多名重伤员。6天内,2万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奔赴唐山。开颅,开胸,截肢……一般医院少见的大手术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借助手电筒的光亮进行。如此简陋的条件却让众多垂危者保住了性命。

    大量伤员急需运往外地治疗。在通讯设备,雷达,远距、近距导航台均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唐山机场的调度员用眼看、用耳听、用大脑分析,15天里指挥3000多架次的救灾飞机安全降落,最短的间隔时间只有26秒。2万多名危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数千吨急救药品、急需物资源源不断运进灾区。

    震后半个月,铁路、桥梁修复,7万多名伤员被列车送出。事后统计,在28天内,10多万名重伤员通过空中或铁路被转运到全国各地救治,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和运输史上都创造了奇迹。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全球灾害史上,悲剧无数次重演。震后的唐山,飞机空中喷洒杀虫药水,防化部队地面出动洗消车,援唐医疗队、防疫队和灾区医务人员在断壁残垣中喷洒药物,唐山控制住了肠炎、痢疾等流行疾病。震后第二年,唐山市不仅没有发生疫情,全市各种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唐山大地震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却为人类能够更好地应对灾难,在救援、防疫、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唐山编发多期《唐山抗震救灾经验专报》,呈送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为汶川地震灾区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崛起奇迹:向世界证明中国力量

    震后40年时间里,唐山人民抚平伤口再出发,从毁灭中重生,在重生中崛起,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今天的唐山,已经变成矗立在渤海湾畔的一座现代化名城,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8平方公里,比震前增长4.6倍,市区人口也由震前的70万增加到251万。

    唐山的崛起,不仅仅体现在城市面貌上,同时体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上。2015年,唐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575亿元,分别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了72.8倍和141.4倍,连续多年居河北省首位。

    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在唐山举办,这座不平凡的城市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唐山由现代化名城向国际化名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唐山市长丁绣峰说:“新唐山40年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力量’的充分体现,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全面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突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

    抗震精神:让人类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唐山震后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地震可以摧毁一座城市,但是摧不垮伟大的精神。唐山“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让震后的唐山第7天第一批自行车组装完成、震后第10天第一车煤产出、震后第14天发电厂并网发电、震后第20天造出了第一台机车、震后第28天炼出了第一炉钢。震后两年,唐山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基本达到震前水平。唐山人民以不屈意志和艰苦奋斗,让一座新唐山从废墟中站立了起来!

    唐山大地震使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国际卫生组织专家曾预言,他们的生存极限是15年。如今40年过去,除自然减员外,还有822人依然健在,最长者年龄已达86岁。

    乐观向上、努力进取、顽强坚韧,是唐山人民在经历巨灾后用实际行动为全人类做出的完美典范。

    1976年大地震后,唐山人情感上的相依相偎与感恩情怀至今在这座城市里薪火相传。据统计,唐山目前共有60余万名以奉献为情怀的志愿者。由感恩、报恩升华而成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唐山成为一座“留住雷锋的城市”。

    40年来,抗震精神已经融入唐山人民的血液里,这是历史给予唐山的不灭印记,也是唐山人民给世界带来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唐山崛起的奇迹昭示世人:唐山是坚强而伟大的,中国是坚强而伟大的;唐山的明天会更好,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据新华社石家庄7月28日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