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枣庄市市中区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以“食安市中”建设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风险管控,实施专项整治,强化行刑衔接,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该区通过“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工作法,形成上下联动、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主动发现并排除食药安全风险,把食药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加大力度,抽检“瘦肉精”、饲料、兽药、生鲜乳等6次,检疫生猪8万余头,检疫屠宰肉鸭362.5万只,动物产品检疫127.3万吨,无害化处理病死肉鸭500余只;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检测和鱼类疫病风险13次37个批次,严查使用氯霉素、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环丙沙星及磺胺类等禁限用药物行为。开展生产及餐饮用水监督抽检工作,共抽检50批次,及时对抽检监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治。该区还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专项整治活动。以“守护舌尖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关注的食品药品问题,精心组织,重拳出击,严查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015年共立案办结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45起,涉案货值190万元,罚没入库72万元,取缔无证生产经营场所21处,查处假劣药品案件7起、有毒有害食品案件9起,捣毁食品造假犯罪窝点10个,刑拘11人,查扣双氧水100公斤、工业用明胶750公斤、工业用氢氧化钠300公斤、非法添加凉皮10万余张、亚硝酸盐450公斤,查获假冒今缘春、牛栏山二锅头等侵权酒水3000余瓶。
该区加强部门联动,行刑衔接,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事先介入、联合行动、优势互补。区财政拨款2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快检室,可检测出40余项有毒有害物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投资10余万元,在利民批发市场建设了省级规范化快检室。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利剑·I·Ⅱ号”行动,侦办了使用工业明胶、硼砂、硼酸等生产成品凉皮、吊白块加工面筋、甲醛泡发翅丝等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同时,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两超一非”、“年夜饭”及市场生熟牛肉经营户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开展了畜禽屠宰专项整治,严惩生猪私屠滥宰、注水及注入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行为,规范了食品经营秩序,有效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褚洪波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