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竞争力

   2016-04-18 第一产业网10640
核心提示: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取得良
“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取得良好进展。但也应看到,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有效供给没能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导致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从国际形势上看,全球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农业竞争力不足,大宗农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

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主要在供给侧。第8期求是文章《落实发展新理念 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文中讲到:“目前农业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关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有效供给没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造成大量的产品和资源浪费。二是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导致部分地区资源环境超负荷,给资源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值的注意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指的是农业生产,也包括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供给。因为只有把供、产、销这几个环节搞好了,才能使农业生产适销对路,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缺一不可。有形之手主要是指来自政府宏观调控,包括法律、政策、制度等因素。无形之手主要是指来自市场的自发调节,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偏好、需求倾向、产品价格等带来的市场波动等。市场机制是农业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动力,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化解供需矛盾,推进农业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要加大力度,保障农业农村投入。要让财政投入最大限度引导结构性改革,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资金协同发力的局面。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强组织领导。汪洋副总理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奔小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改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毛泽东说:“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深入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化思路指导农业发展,使农业生产能够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环境保护,实现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供给,不断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农业现代化早日到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