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中国产粮大省吉林推新策“促收粮、助转化、降库存”

   2016-01-04 中新网8380
核心提示: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下发,其中正式提出达不到质量要求规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负责制组织收购
    中新网长春1月4日电 (金乔)位于中国东北的产量大省吉林在2015年第四季度出台政策,对粮食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特别是在一定范围内生霉粒超标玉米的收购,给予相应补贴,该政策实施后仅前两个月就已补贴资金4亿多元。
 
    吉林省是中国产粮大省,记者从吉林省粮食局获悉,2015年截至12月20日,该省已累计收购新粮313.2亿斤,同比增加170.6亿斤,其中收购玉米262.1亿斤。
 
    今年9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下发,其中正式提出达不到质量要求规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负责制组织收购,其中不完善粒中生霉粒含量超过2%的,要按规定用途使用。
 
    吉林省随即在10月颁布政策,按企业实际玉米加工量每吨补贴250元,仅政策实施前两个月就已补贴玉米166万吨,补贴资金达4亿多元。
 
    记者了解到,含量超过2%但不超过5%的生霉粒玉米经过处理,加工生产出的例如甜味剂等产品符合食品安全。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表示,这一政策,即能解决农民对生霉粒含量超过2%的玉米销售问题,也能保证玉米深加工企业正常生产,对于降库存也有一定帮助,也是响应中央提出的让粮食就地转化这一主张。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一家目前具有年转化玉米能力75万吨的企业2015年总加工玉米约68.7万吨,预计亏损3830万元,但与2014年相比已减亏6670万元。
 
    该企业总经理肖非对记者表示,在2015年相对更差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能减少亏损,很大程度得益于吉林省政府的扶持政策。
 
    “在2015年7、8月时,玉米收购价格高而转化后的中端产品价格低,企业处于亏现金情况,其生产情况也就随之下降。”肖非说,吉林省出台的鼓励政策帮助企业在基本不亏现金的情况下维持市场运营,可以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2015年12月24-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直指降低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问题,而于同月28日召开的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吉林将加快粮食库存的消化和转化,支持玉米加工企业脱困,增加粮食加工企业补贴以及增加玉米过腹转化等。
 
    “这些政策都有利于玉米加工企业在吉林省的良性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肖非说,特别是站在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角度,很振奋。(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