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我国软包装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2006-12-26 中国食品网佚名4210

 

人类进行包装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人类从事生产之初,但软包装行业的历史,即人们将电子、化工、机械、材料、生物工程、能源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开发商品新包装的时间,仅起始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半个多世纪中,软包装行业伴随着各相关行业前进的步伐和当代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塑料包装在传统的四大包装材料中已独占鳌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朝阳产业”。

纵观软包装行业的历史而预示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塑料包装在传统包装材料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增长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之间矛盾的加剧,塑料作为“后起之秀”,促使了包装四大基材比重的喜剧性变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擢升第一位,至今仍保持其稳定增长势头:全世界年包装用塑料已突破3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8%,其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塑料软包装。在我国,自1990起的十多年中,软包装材料年平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9.8%。另外,与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十分低下的软包装材料人均消费量―目前为0.52㎏/人·年,而发达国家最高达120㎏/人·年,这恰恰预示着我国软包装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在市场。

二、“多功能、专用化、薄型化”要求将是软包装技术不断进步的动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消费模式的更新,对包装材料提出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其亦必然导致软包装行业在技术发展上越来瞩目于开发各类高功能性、高机能性和专用化的包装薄膜与复合薄膜。诸如:提高易腐败食品及乳制品等保护机能;延长各类内容物货架寿命的高阻隔性包装材料;适用于水果、菜蔬等气调环境贮存的保鲜包装材料;适用于农副产品等加工用的选择渗透性包装材料;适用于“三炉” 加热、灭菌的耐高温、耐辐射材料;自动罐装线上专用的无菌包装材料;适应环保要求的可食、可溶解、可自分解的材料;适用于各种食品、粮食贮运、销售等条件的防霉、防虫、抗菌材料以及适应各种其它特殊用途需求的功能性材料,如锂电池包装、IT包装等等。同时,国际上近时提倡所谓的“简化包装”、“节约包装”之举,则提出了包装材料薄型化、减量化的问题,于是多功能的软包装材料又将首当其冲地唱起主角-其通过“薄型化”达到“轻量化”,以其“柔软”而可“直立”形式代替原先的硬质容器,从而减少空袋体积,且便于消毁和回收。另外,其通过改进包装结构设计,减小容积或重复用包装以及注重材质、提高附加功能,以延长软包装使用寿命等来实现“简化包装”、“节约包装”之目的。

三、“节约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将是今后软包装行业发展的主要着眼点之一

当软包装行业从“白色污染”的困惑中摆脱出来时,并不意味发展软包装可以毫无忌,而必须从以往未能由大多数塑料的非分解特性引起对其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重视同时着手可分解(或溶解)以及后降解(自消毁)塑料之研究的“疏忽”中清醒过来,迅速研究对策,制订相应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如积极开发低污染、自降解、高性能及能充分发挥再生料性能并满足应用要求的新材料;开发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并配以全民性的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分选、分离和回收利用工作,从而尽可能地实施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分解为化学物利用、焚烧回收能量利用等等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的“利于后代,功在千秋”之举措,此乃软包装行业另一大重要发展趋势,亦即“绿色包装”的完整概念。

四、在提高软包装行业技术含量的同时,注重将软包装材料的生产、开发和管理纳入以国际化质保体系及环境系列标准化管理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模式”之轨道。

五、针对软包装行业普遍缺乏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劣势,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尽速求得超常规进展:如在大专院校设立相关技术专业或管理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种紧缺人才;通过各种渠道,举办全国性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尤其注重高级工、技师及进口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等的培训,并致力于拓宽各类人员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要加强国内外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走出国门去学习先进经验或通过相关途径不间断地请国外专家举行专项技术讲座或介绍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等等,实为当前软包装行业的新动向。

六、注重“科技为本、管理先行、信息至上”的理念,建立行业信息平台,实施信息交流和共享,形成行业范围的国内外信息网络。

要特别重视办好行业性专业刊物--对此华印传媒集团起了个好头,《软包装》是一份很不错的专业性期刊。希望进一步强化其信息网,更大幅度地增加信息量;进一步地扩大征稿面,对涉及软包装技术主要几方面--印刷/复合/辅助材料(膜、箔、纸、墨、胶)的文章要力求高质量、高水平;进一步扩大发行范围和发行量,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刊物的知名度,并使之总体上得到提升。

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包括“企业老总联谊会”等行业性组织的桥梁作用,在全国多建几个类似“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这样直接面对WTO的多中心、多功能行业基地,谋求调动与整合全行业智慧、资金、人才等综合力量;谋求原材料大批量采购的优惠条件;谋求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规则共享、技术共享、品牌共享、业务共享之种种途径,以弥补当前软包装企业布局分散,投资规模不一,企业间自相残杀、无序竞争、协调能力差等短处。

展望软包装行业的未来是机遇大于挑战,总的趋势将是“大”和“专”的统一:即企业数量会逐步减少,整个行业将逐步得到整合,综合能力强的大企业会逐步主导市场,同时专业性强的企业也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胜出。我国目前尚无有实力与世界行业高强者相匹敌的企业,但有希望的企业为数亦不少,企盼尽快有能带动全行业乃至引导国际潮流的软包装“巨无霸”出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