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12.03万吨!青海湖裸鲤“降级” 从濒危降为易危物种

   2024-02-27 西宁晚报3250
  这是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2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渔业局获悉,通过多年封湖育鱼,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蕴藏量从2002年的2592吨增加到如今的12.03万吨,青海湖裸鲤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 
 
  从“濒危”降级成“易危” 
 
  据了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青海湖裸鲤从“濒危”物种降级成“易危”物种,这是大自然给青海人民最大的馈赠! 
 
  青海湖裸鲤是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野生经济鱼类,在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核心作用,对确保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青海湖低温缺氧、浮游生物匮乏,青海湖裸鲤的生长十分缓慢,一般平均体重250克的青海湖裸鲤需要生长近10年,一旦资源枯竭,恢复起来十分不易。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利益驱使、人为大量捕杀、河道萎缩、繁殖水域日益退化等影响,青海湖裸鲤数量锐减,2002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仅为2592吨。 
 
  封湖育鱼是保护裸鲤的重要手段 
 
  “青海湖裸鲤数字剧增,离不开多年的封湖育鱼。青海省先后6次采取封湖育鱼的保护措施,打造出了‘监控一预警—追踪—记录一联证一查处’一整套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同时,青海省还成立了打击青海湖非法捕捞专案组,全力维护湟鱼种群数量稳定及青海湖生态安全。去年,查获涉渔违法案件37起,其中行政案件15起、刑事案件22起。”省渔业局负责人介绍道。 
 
  除了封湖育鱼,增殖放流也是裸鲤数量增长的重要手段。“20世纪50年代末,青海湖裸鲤资源开发初期,鱼类资源原始蕴藏量为32万吨,数量6.91亿尾。2022年探测青海湖裸鲤资源量为11.41万吨,数量5.55亿尾,2004年—2023年增殖放流1+龄鱼种2.1亿尾。从2021年开始,青海省增殖放流的活动已拓展到布哈河海西州天峻段、布哈河下游布哈河鸟岛大桥段、黑马河、泉吉河以及沙柳河等,青海湖生态体验区已逐步建立完善。”省渔业局负责人表示。 
 
  如今,增殖放流成为当地的一种传统文化和习俗,吸引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带动整个地区全民参与保护裸鲤、保护生态的积极性。青海湖裸鲤资源在逐步恢复,封湖育鱼保护政策和开展的增殖放流措施对维系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 
 
  给“裸鲤宝宝”打造最温馨的“家” 
 
  为了给“裸鲤宝宝”打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身为“湟鱼妈妈”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推广研究员祁洪芳一直奋战在一线,十几年如一日,住帐篷、饮河水、风餐露宿,白天采样分析、晚上挑灯夜战。她表示,青海湖地处海拔3100米以上,湖水水温低,鱼类饵料生物种类少,裸鲤生长速度缓慢,繁殖力较低。针对裸鲤自然繁育成活率低等问题,青海省成立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设立增殖实验站,开展湟鱼资源救护、鱼苗孵化、湟鱼资源监测和人工增殖放流等任务。 
 
  “从2002年起,青海省设立23个点位,连续开展增殖放流。其中,2023年放流青海湖裸鲤1龄苗种2000余尾,人工增殖鱼成活率从2%提升至80%,快速补充湟鱼群体数量、稳定了种群结构。”祁洪芳说。 
 
  每年七八月份,是青海湖最美的季节,“半池清水半池鱼”的美好场景,总是让祁洪芳非常兴奋:“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工作是我最钟爱的事业,裸鲤资源得到有效恢复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今,为了推进青海湖裸鲤资源稳步恢复,青海省建立了青海湖水生生物监测体系,定期对青海湖入湖河流水质因子、浮游生物、湖区水域生态环境、裸鲤资源蕴藏量开展监测,全面掌握青海湖水域生态环境、水生生物资源变化,为今后研究制定保护政策提供数据支持。目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湿地面积持续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明显提高,青海湖裸鲤种群资源进入恢复期,“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抑藻、以鱼控草”生命共同体已形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