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铁岭市耙混秸秆增肥地力

   2023-07-28 辽宁日报5900
  7月21日,在铁岭市清河区张相镇十八道岗子村的玉米大田里,参加铁岭市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整地项目推进会的人员进行了一场观摩。  
 
  在现场,大家仔细查看了这片玉米的长势,发现到了抽雄阶段的玉米,秸秆挺拔壮实,穗棒籽粒整齐。“这片是我们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今年在这里,我们应用了全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耙混秸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清河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农机部部长封菊向大家介绍。 
 
  听说是全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大家更加认真地听讲解。封菊向大家解释道,这种模式最独特的地方就是耙地混拌,利用高速灭茬耙,把全量还田的秸秆进行破碎,然后混拌到土壤里。在平作播种后,再利用镇压器对垄体进行镇压,保障土壤水分。 
 
  铁岭加大力度推广保护性耕作4年来,各地农业部门的技术骨干比较熟知大垄双行、宽窄行、二比空等保护性耕作模式,观摩到全新模式,大家十分关心效果如何。“经过实践观察和技术检测,此种耕作模式优点较明显:秸秆全量还田提升了地力和粮食产能;耙地混拌秸秆对土壤结构影响较少,土壤渗透性高,有利于根系伸展,抗旱涝能力强;播种机为气吸式精密播种机,株距和播深控制准确,出苗整齐一致。”封菊说。 
 
  见识了全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参会人员纷纷上前详细咨询,并表示明年也要尝试。 
 
  4年来,铁岭各地积极落实保护性耕作措施,全市保护性耕作总体面积逐年递增,今年实际完成280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保护黑土地,实施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整地项目尤为重要。清河区示范的耙混秸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将二者相结合,值得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铁岭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立宽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