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德国科学家借助人工光合作用高效固碳

   2016-12-07 中国科学报4810
核心提示: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中,减少空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是重要一项。德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研究出一种人工光合作用方法,
    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中,减少空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是重要一项。德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研究出一种人工光合作用方法,可以更快地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卡尔文循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固碳形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卡尔文循环转化成糖,这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便宜且副作用最少的一种方法。光合作用需要不同的酶来催化并相互协调,其中对碳起到关键固定作用的酶名为RuBisCo,这种酶的催化速度不但相对较慢,还时常错把氧气分子“认成”二氧化碳分子。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一种能够更有效结合固定二氧化碳的酶。这种名为ECR的酶从细菌中提取,几乎从不“犯错”,且催化反应速度可达RuBisCo的20倍,但ECR酶无法与光合作用中的其他酶协调作用。
 
    经过不断筛选优化,研究人员为ECR酶设计出了一种名为CETCH循环的人工循环过程。该过程有包括ECR酶在内的17种酶参与,在实验室中固碳的效率较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高出20%。
 
    此外,目前在实验室发生的CETCH循环中,二氧化碳被吸收后的产物为乙醛酸。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还可对CETCH循环作出相应调整,使其产物变为生物柴油原材料、抗生素等其他物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