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生鲜电商供应端的“是非曲直”

   2016-05-27 馒头哥农业梦工厂7890
核心提示:某知名商业媒体曾于年初回顾中国生鲜电商发展时指出,产地直供直采往往沦为营销标签,从供应链最上游便开始拉低行业竞争力。直供

某知名商业媒体曾于年初回顾中国生鲜电商发展时指出,产地直供直采往往沦为营销标签,从供应链最上游便开始拉低行业竞争力。直供、直采模式乃至自建基地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迎合了消费者对于生鲜的品质需求。但在发展初期, 当前生鲜网购的消费群体尚未成规模,同时生鲜电商未形成庞大的采购量和销售额,不足以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产地与零售对接供应链。

为在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生鲜电商行业中抢得市场先机,或者为缩短供应链流程、降低物流成本,直供、直采成为生鲜电商竞相采取的重要举措。直采、直供与多年前兴起的“农超对接” 模式高度相似,但与超市相比, 当前生鲜网购的消费群体尚未成规模,同时生鲜电商未形成庞大的采购量和销售额,不足以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产地与零售对接供应链。

直供直采变“曲供曲采”

当前宣称直供直采的生鲜电商,在实际生鲜采购中往往演变为“曲供曲采”。

根据相关调查,产地直供、直采,这一号称能缩短供应链中间环节降低水果蔬菜价格的模式,在实际的供应链环节,如沱沱工社、一米鲜等生鲜电商平台,均是在新发地设立采购与物

流中心,甚至将筛选、分拣、包装等重要品控程序全部委托给了第三方经销商,在批发市场直接发货给消费者。某些更为高大上的跨境生鲜电商,虽然标榜全球原产地采购,但很多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进口资质都不具备,通常是委托中国的代工厂代加工, 再贴牌加标出售,甚至直接委托批发市场批发商加工。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代委托加工模式甚至将生产信息等标签全部交由对方定制,这无疑会让货源品质存在严重隐患。

从实际效果来看,批发市场的货源也是来自原产地,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损耗和运输风险, 但将前端供应链完全交由第三方甚至就地发货,却意味着品质控制环节的失控,显然并不符合消费者对于生鲜高品质的需求。

当然,生鲜电商确实存在直采直供产品,但是这部分比例在整体销量中所占比例不大,这部分生鲜主要集中于高端产品,或者是属于产地特色水果。如一米鲜曾在去年11月时指出,产地直采比例约30%,其余主要来自于知名品牌的主力供应商或者一级批发商。

blob.png

体量限制了向供应端延伸

中国广东某第三方物流企业曾指出,将众多生鲜销售平台( 含大V)的采购环节整合到自己手中,最大的优势是发挥规模效应,尤其是实现产地直采直供的规模效应。从整体而言,目前生鲜电商的市场份额在整体生鲜行业中还不到2%,生鲜电商繁杂的种类与小规模需求量,导致生鲜电商平台在产地面前缺乏一定的话语权;而一些小的农场或合作社,种植、销售还是采取传统的模式,很难满足电商的高标准要求。

此外,生鲜中蔬菜类种植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高,但是由于蔬菜的属性,运输过程损失大、储藏要求高、电商不易获利,大多数电商更愿意销售一些议价较高的水果。另一方面,种植水果的农场大多都没有专业、专职的技术人员,管理也仅靠农场主一人;缺乏标准化种植技术和标准化生产设备配置率低导致水果很难达到大规模电商销售的标准。

于是在直采直供的基础上, 生鲜电商又开辟基地,自行种植蔬菜水果,如多利农庄、沱沱工社以及春播网等。这种自建基地,为与大众市场形成差异性竞争,更加注重绿色、有机,需要企业对购置的土地进行多轮有机、绿色整修,并留足数年时间以供土地达到有机标准。据电商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仅灌溉水一项就需要投入七八千万人民币。所有项目要达到标准,先期投入便可高达数亿人民币,加上基地数年内处于不生产、亏损产生的金额,资金压力非同寻常。

区分市场,供应模式各有千秋

资深供应链专家杨达卿曾表示,直供、直采对多数生鲜电商来说,意味着企业资产从轻变重,如若这个过程未能实现突围,规模经济效应未形成,生鲜电商则难免沦为搬到网上的小菜市场。

blob.png

事实上,抛开一系列噱头营销的成分,无论是直采直供,还是批发渠道,亦或是自建基地, 目前都是生鲜电商的重要供应来源。产品来自于批发渠道的生鲜电商虽然沦为“网上的小菜市场”,但是电商初期正是从“网上的零售店”这一阶段发展而来的,这对于形成大众市场和培养消费者网购习惯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与批发模式接近的新发地采购,其SKU种类丰富且价格合理;当价格与产地发生倒挂,或者尚未寻找到合适供应商等上游资源,当季销售而自己没有优势储备的品类时,新发地就会成为生鲜电商的重要供应支撑。

就这一生鲜电商的采购模式而言,有其特定的大环境因素。据了解,批发市场多成立于1990年前后,受政策及城市发展需要,在中国遍地开花;留存至今的批发市场,都已经过20多年的市场选择,在生鲜流通、尤其是采购端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生鲜总市场规模约为2.5万亿人民币,而线上仅为400亿人民币,电商渗透率低,行业仍然处于依靠线下模式、对新发地存在依赖的阶段。考虑到现有体量数字和模式转变的长期性,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发地们”与批发市场仍将保持着其在供应链端的霸主地位。

至于噱头成分大于实际的直采直供模式,因为供应链掌握在生鲜电商自己手中,可以实现品规定制、减少了中介翻手率,对于损耗以及流转成本可以高度把控。但正如上文所说,该模式存在较为严重的议价权问题,加上采购量与销量的限制,较为适用于生鲜中的“爆款”,在单品上实现规模经济。当然,随着电商的销售模式整体上在往C2B的方向转变,庞大的消费群体将为直供、直采形成规模效应提供可能与支撑。

至于更为“直”的方式,即自建基地自种自卖,对研发的要求非常高,考虑到投入产出比,较为适合发展成生鲜电商中的“高端品牌”。这种模式颇为类似于个性化定制,只是个性化定制主要针对具体商品,如工艺品、服装等,而自建基地的方式是从生长环境进行高端“定制”,为消费者所需要的生鲜营造一个有机、绿色、健康的定制化环境。

blob.png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