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互联网+农业:生鲜电商颠覆传统农业服务模式

   2015-07-09 中国常州网2480
核心提示:【现状】谁也不知道,互联网的触角,还会伸向哪里,它总在人们不经意间,颠覆一个行业。传统农业,土地上的农产品,大多要通过经

【现状】

谁也不知道,互联网的触角,还会伸向哪里,它总在人们不经意间,颠覆一个行业。

传统农业,土地上的农产品,大多要通过经销商,到农贸市场、超市,然后,才能到达居民的餐桌上。而今,网上下单,来自田头的蔬菜和水果便可以直接送到家中,且能保证“生”和“鲜”。近两年来,生鲜类农产品,这个曾不被电商巨头们看好的领域,获得越来越多大佬的青睐和投入。据统计,我国生鲜市场规模近万亿元,目前电商渗透率尚不足1%,然而每提升1%都将是数百亿元的市场规模。正因为看到了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大大小小的电商纷纷涉足。

在生鲜领域,有道绕不过的坎儿,就是冷链物流,它被国际物流行业称为领域内的“珠峰”。赢了物流,才能占据江山。业内人士告诉常州晚报记者,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提高,生鲜电商也从2005年的举步维艰,到如今的强势崛起。

国内的生鲜电商中,以顺丰优选、一号生鲜、本来生活、沱沱公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为代表的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一场生鲜电商战正在打响。

在我市,一号农场、淘常州等几家本土电商,也纷纷涉猎生鲜市场。在最忌讳“不新鲜”的生鲜市场,物流上的便捷使得本地电商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也使他们在这场虎口夺食的生存战中,多了份底气。

【经典案例】

自己搭平台,“蹬掉”中间商

大数据:客户的喜好告诉你,该种什么,该放弃什么

4年前,当壹号农场掌门人姜方俊向人们谈起互联网农业和生鲜电商概念时,很多人觉得他是个大忽悠。

如今,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很多:壹号农场拥有1000多名会员,第一年销售额30多万,第二年450万,第三年1500多万。

颠覆传统农业服务模式

姜方俊是学计算机出身,2011年之前,在上海一家德资企业工作。后来,他和几个一起留学回国的同学,想一起干点事,大家就聚在了一起。

“当时,我们理想的模式是O2O:线上玩偷菜游戏,线下把新鲜的蔬菜送到玩家餐桌上。但是,我们调研后发现,这个想法离现实比较远。由于几年前物流不发达,一份青菜送到玩家手里,可能已烂掉了。”

彼时,互联网农业和有机农业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生鲜电商平台也很成功。最终,他们形成共识——这肯定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与种植大户先种地,再谈销路不同。姜方俊的核心团队每个成员都有海外教育背景以及世界500强从业工作经历,他们利用IT技术专长,先成立网络公司,走的是相对精准、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流程化农业路子。

“刚开始,我们没有自己的农产品基地,想通过整合来做。但后来发现,这同样很难。由于没有稳定的市场供应量,农户不愿意合作;另一方面,客户看不到产品,别人不相信你。这就逼着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去建一个像样的农场。”

自搭平台,“蹬掉”中间商

起初,姜方俊的团队尝试过给高档酒店和超市供货,后来发现很难做,“不如自己搭平台,直接针对终端客户”。就这样,他们确定了会员制的销售模式。

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地中产阶层,成为农场3小时供应圈的潜在客户。“他们有买到安全食品的强烈需求,也有购买力。”几年实践,壹号农场探索的“互联网+新农业+扁平化供应链+快物流”新型农业互联网模式渐渐被市场接受。

新的瓶颈出现了,农场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于是我们就输出管理。”姜方俊说,团队也开始引进一些经过国家认可的农产品,并谨慎发展联盟农场。为了保质保量,农场对生产过程和结果都要进行管理,每次都会对产品进行检测,达不到标准就不要。

“现在我们苹果、脐橙、油都是联盟基地生产的,未来,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联盟基地加入,提供原产地的、名特优农副产品。”

今年5月份,壹号农场的产品已经可以批量进入香港市场。

大数据,把地里的农产品全部变现

怎么能把地里的农产品变成钱?怎么能把地里的农产品全部变成钱?

事业步入正轨的姜方俊,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才能减少损耗。什么是损耗?对这个行业来说,烂在土里的菜,无人问津的果子,就是损耗。

姜方俊介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壹号农场可以测算出不同季节客户的需求,并据此增减种植的品种和数量,减少浪费。

“客户喜欢吃青菜,还是喜欢吃韭菜,大数据就能告诉我们。”姜方俊把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思维移植过来,用大数据来改变传统模式。农场的营养师可以根据每个客户的偏好,为他们定制菜单,确保一周内不重复。

记者看到,农场的每块田头,都建有电子虚拟仓库。打开专业的软件,就能得知农产品的产量、生长节点、上市时间等各种数据。

“原来我们种了很多品种,有些还是新奇特的,但是客户不一定喜欢。一年生产下来,我们通过运营数据,把不符合客户需求、成本高的慢慢淘汰掉。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好每个品种要匹配多少量,只有匹配更精准,中间的损耗才最小。”

舌尖美味直达,吃货们笑了

大数据时代,生鲜电商轻松获悉你偏好的美味,并把它们放在你的网页首页。指尖动一动,新鲜的瓜果蔬菜、鱼肉海鲜很快送上门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还可追溯到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食品安全问题也可轻松解决。

往常,生鲜从源头,经过各级经销商层层加码,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往往已经翻了几番。如今,源头直达消费者,价格上的优势是不用说的。

不过,对于网购生鲜的消费者而言,除了价格因素,最关心的莫过于食物的新鲜程度和配送速度。家住清潭的小郑说,每次想宴请朋友来家中做客,无需像从前那样,一大早起来跑菜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只要提前在APP上看好要做的菜,选好食材,网上购买,就能轻松展示厨艺了。

不过,如今的物流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在小郑的微信朋友圈,不少好友都有过水产品送到家早已化冻的尴尬。这让她轻易不敢尝试保鲜要求太高的食品。

经销商别哭,现在转型还来得及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夏吉英

网络时代,用户为王。生鲜O2O平台像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家凭借着各自的特色,都或多或少地获得了一部分用户认可。

可是大浪淘沙之下,谁会成为用户最终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在生鲜领域,价格、安全、速度、新鲜度,是用户的四大痛点。一句话:希望能够用优惠的价格快速享受到安全新鲜的好食材。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对现如今所有的生鲜O2O平台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超市、农贸市场会被电商打劫吗?会关门吗?也许会有那一天,但不是现在。

用户在超市、市场购买时能看到实物,可以根据自己看见的新鲜度决定是否购买,可是线上订购就有较多的顾虑。生鲜产品对采购、物流有着严苛的要求,加上本身易耗损,电商想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还有一段路要走。

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许多电商平台知名度不高,短期而言,用户不可能完全倒向电商。这,或许能给传统经销商们留些转型的时间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