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农产品销路的新变革
吉安县创建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小记
吉安县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体验区
-本报记者刘丽萍/文、曾謇/图
这是一个开启农产品品牌的时代,这是一个电子商务改变农村生活的时代。2月14日,吉安县在我市率先成立首个农村电商服务中心。自此,吉安县的农产品可通过电商服务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百万农民也可通过电商服务中心引进优质优价的农村消费品。一个城乡二元互动,产品互通有无的崭新时代即将来临……
一份种植大户的期盼
近日,记者来到吉安县农产品电商总部基地,发现大厅正中央的电子屏幕上“电子商务让农村生活更美好”的几个大字赫然醒目。大厅的左边是样品展示区,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右边是电子商务体验中心,数台电脑桌面上显示的是农产品网络销售主页面。
记者在电子商务体验中心的电脑上输入“www.xyqcds.com”,一个全新的页面打开了,吉安特产、调味品、干货等各种农产品应有尽有。一位吉安电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电商服务平台,各色各样的产品可通过平台销售出去。
吉安县农业局党委书记李团林称,留守人员多,青年劳动力少,农村生态精品销不出去,卖不起价,优质的农村消费品买不进来,这是农村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如何扩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这是当地农民和政府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同时,经历了市场的风云变幻,农产品种植大户对节约生产成本、扩大农产品销路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吉安县有一个由农村种植户自发组成的民间社团—— —吉安名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它成立已有三年之久,社民达200余名。据其负责人周琦娟介绍,他们一直致力于农产品的种植、销售、配送等一条龙的农产品服务。目前,合作社的农产品已配送至沃尔玛、华润、天虹等大型超市。可在一系列的服务过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迫切需要一个新型的电商平台将农产品资源整合。
一种新型方式的诞生
究竟去哪里寻找这样的新型电商平台?哪种新型方式最适合吉安县的发展?吉安县农工部副部长左永详称,吉安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快速物流配套完善,生产要素拥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具备电子商务孵化和发展的土壤。为此,2013年上半年,吉安县曾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前往阿里巴巴、京东、赶集等电商服务中心考察,寻找适合吉安县农村发展的电商销售模式。经过一番考察后,他们发现,知名的电商平台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但是并不接地气,无法突出吉安县农产品的品牌优势。
就在“众里寻它”之时,吉安名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新余转了一圈后,发现了新余全城电商。“全城电商是在2014年1月份成立的,我发现它的模式比较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线上预订,线下配送,可以与我们现有的销售模式有机结合。”周琦娟如是说。经历了多次考察和探索之后,吉安县政府计划投资500余万建立吉安电商服务中心。2013年9月份,电商中心进入规划议程;2014年下半年,该项目正式启动;2015年2月14日,一个由电商企业带动,政府赋能推动,基础设施联动,百万农民互动的电商服务中心自此诞生了。
一场农村思想的洗礼
王慧华是吉安县的葡萄种植大户,2014年,他种植了100多亩葡萄。往年他种植的葡萄大都自寻销路,销售渠道有限。近年来,葡萄种植户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葡萄的销路和销售价格成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听说吉安县创建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消息后,王慧华特意扩大了几十亩的种植规模。“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能对吉安县的葡萄起到宣传作用,葡萄应该能多卖一些。我以前从没有通过网络卖葡萄,但是我挺看好它的发展前景。”王慧华如是说。“想想,以后登龙的粉芋,横江的葡萄都可以通过电商预订、销售。顾客主动找你,而不是你主动找顾客,这一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另一种植大户兴奋地说道。不少消费者听到了这一消息后,也充满了期待。一位王姓女士说:“再也不用开车千里迢迢去农产品基地购买农产品了!想要什么,送货到家,不满意还可以退货呢!”
据悉,吉安县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网络覆盖县、乡、村三级,产品类型不限定于吉安县,辐射吉安市,旨在把农村的生态精品挖掘出来,通过电子商务分享到全国各地。“农民不仅要知道种植农产品,还要知道怎么销售农产品,它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观念,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李团林说,这是一场农村思想的革命,从农村原来的“体验消费”转向于“虚拟消费”,同时,电商服务中心可提高产品知名度、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带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