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农村的信息闭塞,但是那里的人们也有着强烈的购买欲,那么如何得到满足呢?现在京东开始像农村电商发展,给那里需要购物的人们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能大家觉得我们想要什么东西可以随时上网选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现在农村电商的发展就是让那些远在偏僻世界的人们也能享受到这种好处。近年来,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增长率逐步放缓,快速增长的中国农村市场正成为电商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阿里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2014)》也预测,到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有望增长到4600亿元,将成为网购市场的新增长点。在过去三年,农村网购消费占比同样不断提升,以淘宝网购数据为例,淘宝农村消费占比已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提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
对此,有专家表示,农村是我国信息化的短板,但同时也是最大的潜力所在,目前我国网民增速已经放缓,未来主要增长空间在农村。不仅如此,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逐渐下行,农村市场正逐渐成为电商掘金的下一个蓝海市场。
易观智库分析师刘蕾表示,因为百货商场、连锁店、品牌店等消费场所不够完善,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市场的购买力得不到释放,网络消费恰是一个出口。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也认为,城市的电商之间竞争已经白热化,“相对而言,农村和农产品市场,像蓝海一样在等待企业布局”。
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说,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市场会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而这个群体“还没有被激活”,“所以未来新的增长点是在这块。”
事实上,一、二线城市的成长空间已越来越有限,拓展三线以下城镇和农村的市场对电商企业来说变得极其重要。同时,这些地区实体零售业不发达,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电商有着明显的优势。
有业内人士预言,“网络在农村已经普及,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推动,农村人在网上消费,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潮流。”而几乎所有的电商企业都对这个庞大的市场垂涎三尺。
农村电商发展面临三大瓶颈
尽管农村市场规模庞大,但农村市场的特殊性意味着电商企业进农村绝非那么容易。目前,发展农村电商存在两个市场维度,一是将农产品“外销”,即产品“上行”;一是网购进村,即产品“下行”。记者调查发现,不论从哪个层面上发展农村电商,都需要打破农村传统交易习惯、物流配送成本高、电商人才短缺等三大瓶颈问题。
首先,农村电商挑战农村传统的交易模式,农民“触网”意识不强。记者在广东阳山县采访发现,长期以来农民已习惯于当面交易和实体店购买模式,对“网络购物”普遍陌生,且存在较多不信任感。此外,农村年轻一代多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不平衡的年龄结构使农村地区对电商接受度不高。阿里巴巴集团在阳山设立的农村淘宝店的部分年轻代购员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凭借他们的耐心解释和亲自网购的“示范”,大多数农民还是担心买到假货或者对能否退货有较大顾虑。
其次,物流网络不发达、配送成本高。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中有高达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方便,物流配送已成为让农村网民最“郁闷”的问题。事实上,除了中国邮政外,顺丰等主要的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建设到县城,并且县城的网点布局也并非全面,有些县城都没有网点。记者在广东一些农村采访时,不少人向记者抱怨说,物流快、价格便宜的民营快递公司在农村的网点普遍偏少,网购东西时只能留县城亲戚家的地址;而中国邮政EMS虽然可以把货送到村委会,但收费太高不能接受。由于农村散居、面广的特点,物流问题不仅使网购不方便,也掣肘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特别是一些大宗的生鲜产品,农民“卖家”根本无法承担运费。
第三,此外,农村地区电商人才缺乏。一些农产品企业负责人表示,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农民“卖家”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同时又要掌握一定农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农产品特点和市场行情,并能在网购客服中及时解答客户提出的问题,这是农村电商在产品“外销”上的最大的挑战。此外,从网购方面而言,农村地区有电脑的家庭本身就不是很多,懂得网购交易的人更少。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负责人蒋成鑫说,眼下最紧迫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团队人数太小,负责的业务又很多,既要开发市场、维持运营又要培训农民,精力根本不够。
京东向农村电商发展也大大地拓宽了市场,因为这样就等于建立了一个可以移动的商场,大家可以自由购物,所以说农村消费者是一个不能低估的力量。虽然农村电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京东也在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出力。让农村电商可以顺利走出自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