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答复|关于加强市场监管优化食品安全的建议

2025-10-14 14:00IP属地 河北省廊坊市 联通3020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政协四平市第九届委员会四次会议第94号提案的答复
 
  石峰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四平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市场监管优化食品安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经深入研究与积极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对仓储条件进行规范,实施色标管理”的建议
 
  一是夯实主体责任。指导食品销售单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自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指导食品销售单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及查验记录制度,按供货商逐户索要相关资质,建立所购食品台账并保存相关凭证,确保在售食品来源可查;指导食品销售单位定期检查经营环境及库存食品,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规范购销过程。督促经营者做到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有效隔离,食品与非食品、生食与熟食分开摆放,散装食品有明显区域或隔离措施。设置临期食品专区、过期食品下架箱,并及时开展自查清理,规范记录处置台账。二是加大检查力度。在日常监管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制售假劣肉制品、校园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年初以来,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经营环境不整洁、食品摆放不规范、证照未按规定公示等问题249个次,有效防范了食品销售环节食品安全隐患。三是强化培训指导。我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四平市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业务技能培训会,市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超市负责人参会。会上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方面进行了培训讲解,特别强调了要严格查验畜禽肉类检验检疫证明,为市场主办方及连锁超市更好地落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加大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整治力度”的建议
 
  (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风险防控。一是聚焦食品抽检重点。食品抽检工作聚焦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抗生素、生物毒素、有机物污染、非法添加物质等问题,采用食品补充检验方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加强有针对性的风险排查,将“你点我检”、投诉举报、食品安全舆情等反映的问题纳入食品抽检监测计划,年度食品抽检总量达到4批次/千人,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效能。二是强化案件查办力度。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开征集假劣肉制品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聚焦集中交易市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检查肉制品食品生产主体43家次,经营主体1110家次,餐饮主体1108家次,督促整改问题隐患43个。与公安、农业农村局召开联席会议,联合检查5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巡查暗访,检查中立案查处2起。
 
  (二)多维教育形式,加强行业自律。围绕提升人员素质和强化法律意识,四平市采取线上线下协同、政府企业联动的方式,对食品安全“三类主体”和食品经营主体中的“三类人”,开展多样化的线下培训和线上宣教,并进行闭卷考核,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帮助食品行业各类经营主体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针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特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单位增加培训频次,以现场观摩会、送训上门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导,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深度嵌入企业日常管理。健全信用监测体系,制定出台《全面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引导企业在自建网站和“信用中国(吉林四平)”网站主动作出综合信用承诺及产品服务质量等专项承诺,公开声明产品服务标准和质量,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食品安全信用监测体系稳步推进。
 
  (三)创新智慧赋能,严抓校园安全。一是加强校园周边监管。将学校及校园周边200米内食品销售者均列为D级风险,增加监管频次。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取缔校园周边食品摊贩,对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贩以及未经审批擅自占道经营的食品摊点进行整治,不定期对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贩进行整治,规范校园周边食宿班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校园周边销售假冒伪劣、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向未成年人销售低俗色情商品等行为。与教育、公安部门针对校园门前送盒饭行为开展联合行动,清理送餐摊贩12个。二是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市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通过AI智能抓拍功能,实时推送预警信息,累计对食材未离地存放、操作人员未戴口罩等违规行为预警百余次。同时,强化线上巡查,辖区监管人员不定时进行线上巡查,每月通报典型案例,累计整改问题54个,实现“阳光厨房”看得见。三是聚焦“小饭桌”治理提升。鼓励师生举报“小饭桌”违法经营行为,组织57家“小饭桌”签订自我承诺书,整改问题19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份,规范指导15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取缔无证“小饭桌”39家,立案查处1件。四是科学扩充供餐资源。深化与教育部门协同机制,市区新引进2家校外供餐单位,达到4家,打破了学校的单一供餐模式,目前一所学校同时由2家供餐单位供餐,建立起竞争淘汰机制,实行“资质+服务”双维度评价,市场监管部门紧盯食品安全状况,学校定期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从餐品质量、种类丰富度、配送时效等方面综合评价,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满意的供餐单位,倒逼供餐单位提升服务水平,从“源头把控”和“自主选择”两方面,双重保障校园用餐的安全和品质。
 
  三、关于“壮大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量”的建议
 
  (一)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坚持以学促干强素质。针对监管人员存在的业务不熟、标准不高、工作不细、落得不实等问题,采取“科长大讲堂”、“周二学法日”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对全市各级监管人员开展全方位业务培训,坚持学考结合、学用结合、闭卷测试、合格上岗,努力提升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及工作水平。坚持以查代训强规范。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在多层次开展培训的同时,通过常态化监督检查、面对面指导,切实抓住“三类人”、管好“三件事”、健全“三本账”,注重在检查中查找发现问题,限期责令改正,督促落实责任。年初以来,累计开展监管人员、市场主体培训、进校园宣讲等各类培训22场,培训各类人员1600余人,出动执法人员7250余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8279户次,发现整改问题402个,整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研发现的问题16个。
 
  (二)健全检验检测能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改革,整合了原市质检所、市粮油检验站、市农产品检验中心、市畜禽产品检测中心,合并了市标准信息所人员,划转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水产品检验职能,成立四平市产品质量检验院。该院自成立以来,市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有力保障,更新设备仪器、扩充专业技术人员,新增食品检测参数212项,并顺利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即CMA和CATL认证),形成食品抽样检验能力。
 
  (三)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食安委统筹和食安办协调作用,组建公安、市场监管联合执法办公室,持续强化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信息共享、铸造监管合力,畅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机制双向衔接渠道,依法从严惩处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农业农村、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召开风险会商会、专题会,针对不同时段、重点领域和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结合日常监管、稽查执法、抽检监测、风险监测、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组织专题风险研判,制定抽检计划并提出监管建议,为联合查处3个县(市)的销售病死牛(羊)案,及时处置消费者疑似食源性疾患的投诉等发挥了较好的协同联动作用。
 
  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尽管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不懈努力,在食品安全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还存在部分食品经营主体法律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消费群体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人员工作效能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下一步,我们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深入开展“食安英城”品牌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再次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支持我市食品安全工作。
 
  四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9月22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