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营商环境改革案例丨全国首个!北京发布智能餐饮机器人团体标准,首张许可证同步落地

2025-10-14 09:58IP属地 河北省 联通3120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近日
 
  2025年首批
 
  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
 
  新鲜出炉
 
  市市场监管局5项案例入选
 
  第五个典型案例有哪些
 
  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
 
  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加快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落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以海淀区为试点,通过制定智能机器设备食品经营许可审查标准、颁发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餐饮经营许可证、发布全国首个智能餐饮机器人团体标准等一系列技术服务与制度创新,助力企业合规发展,实现质量标准升级,成功走向海外市场。
 
  01

  为“机器人厨师”企业发证,建立智能餐饮准入新模式
 
  制定利用智能机器设备食品经营许可审查标准。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从场所、设备、布局等方面明确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制售设备的审查标准,支持研发、经营企业申领食品经营许可证,在非固定场所摆放自动智能设备开展餐饮活动。认可产品综合评估检测报告作为产品合格证明,破解了科创企业无法提供法定申请材料的困局,助力企业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环节。
 
  提升市场准入服务规范化。市场监管部门从餐饮具身智能机器人许可经营入手,按照市场监管食品安全合规发展要求,围绕食品安全风险、技术规范等领域,梳理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加工流程,提出风险点及改进意见,颁发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标志着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技术进入餐饮市场。
 
  02

  为“机器人厨师”定标立规,布局智能餐饮发展新赛道
 
  发布全国首个智能餐饮机器人团体标准《餐饮设备智能烹饪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首次以标准的形式正式定义在餐饮和厨房烹饪场景中的具身智能技术。该标准是全国首个面向具身智能技术在厨房烹饪、餐饮等细分场景的技术规范及团体标准,涵盖了智能烹饪机器人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要求、智能化要求和运营维护等方面。同时,针对此类具身智能技术起草餐饮安全行业标准。此外,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出口韩国,将进一步探索制定相关国际标准。
 
  创新AI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海淀区制定《餐饮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系统安全要求及卫生规范》《餐饮服务智能机器人系统食品安全监管要点》,针对智能设备食品加工流程及特点,从基础安全、系统设计、食品卫生、安全规范、卫生规范和管理准则提出要求,填补了AI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空白,助力行业升级焕新。
 
  03

  质量强链护航AI产业,打造新兴产业监管服务示范
 
  市场监管部门聚焦质量强链技术服务,帮助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破解制约发展的制度性、技术性难题,构建起准入畅通、标准引领、保护高效、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为全国新兴产业监管服务创新提供样板。
 
  北京市以餐饮场景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规范和团体标准为开端,正围绕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重点产业应用场景,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质量强链行动。通过统筹推进行业准入、标准研究制定和国际化,助推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生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