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关于做好2017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赣农字﹝2017﹞6号)

2017-05-11 10:08IP属地 北京市 联通15110江西省农业厅
【发布单位】 江西省农业厅 
【发布文号】 赣农字﹝2017﹞6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效    力】 
【备    注】  http://www.jxagri.gov.cn/News.shtml?p5=325786
各市、县(区)农业局: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攻坚之年,进一步保持粮油生产稳定发展、提升粮油产品供给质量,意义重大。为做好2017年的粮油生产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省委一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提出的“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系列重要论述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和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总体目标,以粮油效益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以全程机械化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夯实产能基础,调优品种结构,创新技术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建设智慧粮油,努力打造粮油产业的升级版,进一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进一步提升粮油产业竞争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粮油产品供给结构、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原则
 
  1、突出效益目标。始终坚持把效益作为粮油工作的目标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粮油工作的出发点,以效益带动农户需求,以效益规范生产行动,通过效益倒逼技术进步,通过效益实现粮油体面职业梦。
 
  2、突出绿色方向。始终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粮油工作的落脚点,把绿色发展、绿色消费作为粮油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作为集成技术和模式攻关的重要遵循,确保效益绿色化、生态可持续。
 
  3、突出产业融合。始终坚持把消费市场定位作为粮油工作定位的出发点,把收购加工、品牌销售等终端产品的定位要求转化为品种选择、过程管理的生产目标,实现生产、加工、品牌等产业链条融合发展。加快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在生产过程、产品销售上的应用,拓展粮油产业智慧经济新动能。
 
  4、突出规模引领。始终坚持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粮油工作的带动点,从结构调整、绿色生态、技术落实、三产融合、智慧粮油等方面,做好大户的服务对接工作,让大户率先示范、率先获益,示范带动粮油工作均衡推进。
 
  三、主要目标
 
  1、生产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420亿斤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4950万亩以上,稻谷总产稳定在400亿斤以上。油料面积1100万亩以上,油料总产120万吨以上,其中:油菜面积800万亩以上,油菜籽总产70万吨以上。
 
  2、结构目标。水稻良种覆盖率96%以上,其中主推品种面积2000万亩以上,占水稻面积40%以上,主推品种优质比例70%以上。双低油菜品种全覆盖。无公害粮油产品90%以上,绿色有机粮油产品10%以上。力争推广再生稻100万亩,优质粳稻80万亩。
 
  3、技术目标。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力争种植机械化率30%、机烘35%、机防20%;重大气象灾害损失率降低2个百分点,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扩大“四控一减”集成技术示范推广面积,化肥利用率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39%;农药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0.3%。
 
  4、产业目标。重点支持20个以上本土粮油品牌,开展优质粮油产品订单生产,优质粮油订单面积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个种粮大户自主品牌,建设大户三产融合示范基地100个。50亩以上种粮大户4万户以上,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达650万亩以上。推进智慧粮油建设,拓展网上服务、网上订单、电子商务等直销形式,增加粮油效益。
 
  三、重点任务
 
  1、夯实产能强基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配合国土部门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设施农用地管理工作,坚守4391万亩耕地红线。继续推进整合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行动,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力争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90万亩。继续推进油菜基地建设,力争今年建设高标准油菜基地3万亩。配合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油菜生产保护区的划定,优先将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农田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推进“四控一减”提质增效试点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绿肥、农家肥、商品有机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油生产可持续发展。力争全年绿肥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酸化土壤改良培肥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水稻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以上。推进粮食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级治理,着手制定实施合理的退耕、修复、保护和种植结构调整计划。
 
  2、绿色生态增效益。始终把粮油效益作为当前发展的首要目标,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加强生产与市场、品种与消费的对接,积极扩大高档优质稻、功能稻、有机稻、再生稻、双低油菜等种植面积,调整优化粮油种植结构。一是优化粮油生产结构。加大主推品种推广示范力度,省级主推水稻品种20个、主推油菜品种5个。加大机收再生稻示范推广力度,把再生稻作为中稻区提产能、优结构的主抓措施,力争机收再生稻面积100万亩。坚持“籼改粳”优质化方向,着力解决江西本土化粳稻品种问题,力争粳稻种植面积80万亩。探索开展晚稻品种早季种植示范推广,在吉泰粮产区逐步实现区域集中种植,不断提升早稻品种优质率。二是主推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病虫害绿色防控、“三控”施肥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粮油技术模式;大力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清洁技术模式;创新推进稻田养鱼、虾、蟹、鸭等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加大粮油水旱轮作示范推广,积极开展毛豆+晚稻、中稻+马铃薯、中稻+油菜、花生+晚稻等粮油作物水旱轮作种植。三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利用农业农村改革的成果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重点扶持50-3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土地托管、一户一田、流转承租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逐步实现连片种植、效益提升。引导开展机耕机收、统防统治、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烘干仓储等专业化服务。力争2017年,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覆盖率超过50%,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7.5%以上。
 
  3、三产融合促发展。抓订单促融合,把订单落实作为三产融合的主要措施,强化种子企业、收购或加工企业与农户两头对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市场订单倒逼品种推广和技术进步。抓营销促融合,以中高端绿色消费为种植目标,通过打造一批从品牌、销售、基地等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产业融合模式,扩大粮油产品电子商务、网络直销、以销定产等营销渠道。抓品牌促融合,加大粮油品牌扶持力度,继续通过有机品牌奖励措施,扩大建设一批再生稻、有机稻种植基地。抓模式促融合,积极引导新型主体与种植、养殖加工企业对接,率先打造一批稻鱼、稻虾、稻鳖等共生基地,提高种养综合效益。抓功能促融合,推进菜油两用、菜花两用等一种多收油菜种植模式,重点在旅游观光区发展以花用为主的油菜种植,促进油菜休闲观光产业,拓展油菜产业功能增效空间。
 
  4、智慧经济增动力。按照智慧农业123+N模式,建立粮油生产智能监测服务平台、病虫害实时自动监测系统等,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中的运用,催生跨区域、线上线下等多种服务;加快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在粮油产销对接过程中的运用,实现以销定产、网上种植等现代网络营销模式,推进粮油产业全产业链改善升级。加快网络平台对接,将粮油产业物联网与省厅“智慧农业”云平台端口对接,实现全省粮油产业数据互联互通。按照适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完善“江西微农”微信服务平台,实现农户生产管理、科技人员技术创新和农业管理部门推广服务等环节互动衔接,关键技术网上指导和直播,形成指挥调度、生产管理、科技推广、监管服务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升新常态下粮食安全和粮油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位,把提升粮油产品供给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推进粮油生产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更加注重运用和通过政策激励、市场引导、信息手段等来推动工作,努力提升粮油生产工作的指导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强化责任落实,把全年粮食生产指导性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县乡村。加强督促检查,在关键农时季节,及时开展工作督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加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力度,推动粮食安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2、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改革,不断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进一步优化补贴程序,提高政策效率。不断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政策,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力度,优化补贴环节,扩大工厂化育秧、烘干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机械化薄弱环节补贴规模。不断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为粮油产业全程农机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农业担保体系,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展以大型农机具、运输工具等为抵(质)押标物的融资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粮油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拓宽粮油产业融资渠道。加大种粮、种油大户政策性粮油保险保费补贴力度,积极探索开展粮油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产量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险种,优化保险理赔服务,简化理赔流程,降低粮油生产风险。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继续加大产粮大县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每年整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资金40亿元左右,建设高标准农田290万亩。每年整合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投入3600万元,建设油菜基地3万亩。统筹安排2亿元左右,支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安排技术类项目资金1亿元左右,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重点扶持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增施商品有机肥等技术推广,扶持新品种示范和商业化育种。加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品牌创建等专项资金对粮油产业的扶持力度。
 
  4、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立足于绿色高效目标和资源条件,加强与教学、科研单位对接,加强与水稻、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沟通,按照优质稻、功能稻、有机稻、再生稻、粮油轮作等结构调整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路线,研究技术工作方案,落实技术推广责任,确保技术措施到户到田,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为粮油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推广服务全程化、推广手段现代化、推广行为规范化,全面提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结合全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积极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秧盘、柴油等生产资料的调度和储备,确保粮油生产农资供应。加强农资质量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5、推进科学防灾减灾。根据今年农业气象年景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影响,及早制定防范预案,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主动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推进科学抗灾,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分地区、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完善抗灾技术方案,因地制宜落实应对措施。及时有效救灾,灾情发生后,组织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灾区调查灾情,指导农民落实救灾措施。高度关注粮油生产重大病虫暴发流行风险,切实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突出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期,有效做好病虫防控工作。加强灾情调度,及时上报灾情,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落实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支持农民搞好生产恢复。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关于防止斯洛伐克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公告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19年130号)
2019年7月25日,斯洛伐克官方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该国境内近期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迄今为止,我国尚未与斯洛伐克签署

0评论2019-08-13159054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关问题解释的函(农办机函〔2019〕4号)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  《关于商请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关问题予以解读的函》(粤农农函〔2019〕187号)

0评论2019-07-01165697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非洲猪瘟相关实验室管理的通知 (农办牧〔2019〕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

0评论2019-04-26168357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71号(关于实施中国-日本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71号)
2018年10月,中国与日本双方海关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和日本国海关关于中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日本海关经认证的经

0评论2019-04-26173147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落实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百日行动的通知 (农明字〔2019〕第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屠宰环节是连接生猪产销的关键

0评论2019-04-26165157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度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内农牧质发〔2019〕95号)
各盟市、计划单列市农牧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兴农推进会、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区农牧局长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

0评论2019-04-26134713

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省实体店购买商品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的通知 (琼市监办〔2019〕127号)
各市县、洋浦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各局(处、室)、直属单位:现将《海南省实体店购买商品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印

0评论2019-04-2632768

关于印发《全省果菜茶产地环境预警监测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农质监字〔2019〕25号)
有关市农业农村局:为摸清我省果菜茶产地环境现状,进一步做好产地环境预警监测评价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全省果菜茶产地环

0评论2019-04-262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