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甘肃省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甘食药监发〔2016〕464号)【2017-03-01实施】

2017-01-11 14:07IP属地 北京市海淀区 联通7090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单位】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文号】 甘食药监发〔2016〕464号
【发布日期】 2016-12-30
【生效日期】 2017-03-01
【效    力】 
【备    注】  http://61.178.55.47:2418/directory/web/WS01/CL0005/39787.html
各市州、甘肃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新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东风场区工商局::
 
  《甘肃省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已经2016年12月29日省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6年12月30日
 
  甘肃省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总局《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强化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理,提升监管工作效能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科学有效实施监管,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是指食药部门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情况划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并结合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类别、经营业态及生产经营规模、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的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全省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并对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各市(州)、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应遵循风险分析、量化评价、动态管理、客观公正。食品生产经营者应配合食药部门的风险分级管理工作,不得拒绝、逃避或者阻碍。
 
  第二章风险分级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情况自动确定,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上反映。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静态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包括:
 
  1、生产环节: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生产企业;乳制品、肉制品、酒类、冷冻饮品生产企业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2、经营环节:主要为特定人群(包括病人、老人、学生等)提供餐饮服务的餐饮服务企业;大规模或者为大量消费者提供就餐服务的中央厨房、用餐配送单位、单位食堂等餐饮服务企业。
 
  中风险食品生产经营包括:
 
  1、生产环节:食用植物油、饮料、糕点、方便食品、罐头、蜂产品、水产制品、速冻食品、豆制品、酱腌菜、蜜饯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
 
  2、经营环节:冷冻冷藏食品、散装食品销售企业;从事含高危易腐食品的热食类食品制售、糕点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等餐饮服务企业。
 
  低风险食品生产经营包括:
 
  1、生产环节:除高、中风险以外的生产企业。
 
  2、经营环节:普通预包装食品销售企业;从事不含高危易腐食品的热食类食品制售、糕点类食品制售、冷食类、生食类食品制售等餐饮服务企业。
 
  生产经营多类别食品的,应当选择风险较高的食品类别确定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静态风险等级。
 
  第八条首次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可直接确定为B级。
 
  第三章结果运用
 
  第九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结合当地监管资源和监管水平,合理确定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方式以及其他管理措施,作为制订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的依据。
 
  第十条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确定的风险等级,应张贴在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便于公众监督。
 
  第十一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对较高风险生产经营者的监管优先于较低风险生产经营者的监管,明确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一)对风险等级为A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1—3次:静态风险为高风险的每年至少3次;静态风险为中风险的每年至少2次;静态风险为低风险的每年至少1次。
 
  (二)对风险等级为B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2—4次:静态风险为高风险的每年至少4次;静态风险为中风险的每年至少3次;静态风险为低风险的每年至少2次。
 
  (三)对风险等级为C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3—5次:静态风险为高风险的每年至少5次;静态风险为中风险的每年至少4次;静态风险为低风险的每年至少3次。
 
  (四)对风险等级为D级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原则上每年至少监督检查4—6次:静态风险为高风险的每年至少6次;静态风险为中风险的每年至少5次;静态风险为低风险的每年至少4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制定日常监督检查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检查频率和次数相结合的问题。原则日常监督检查频次确定为2次的,应当每半年1次检查;确定日常监督检查频次确定为3次的,应当每四个月1次检查;确定日常监督检查频次确定为4次的,应当每季度1次检查;确定日常监督检查频次确定为5次以上的,应当每两个月1次检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户数、检查力量及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确定和增加监管频次和重点,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次。
 
  第十二条日常监督检查按照《甘肃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查管理办法》,结合《甘肃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三条日常监督检查应充分运用“双随机”抽查方法,建立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主体名录库和食品生产经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从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取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推广运用电子化手段,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
 
  第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根据风险分级结果,按照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甘肃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查管理办法》进行自查,通过自查,改进和提高生产经营风险控制水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食品小作坊、食品小销售店、小餐饮等无需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分级管理由各县(区)食药部门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十六条本规范由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规范自2017年3月1日起试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关于防止斯洛伐克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公告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19年130号)
2019年7月25日,斯洛伐克官方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该国境内近期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迄今为止,我国尚未与斯洛伐克签署

0评论2019-08-13159284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关问题解释的函(农办机函〔2019〕4号)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财政厅:  《关于商请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关问题予以解读的函》(粤农农函〔2019〕187号)

0评论2019-07-01165929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非洲猪瘟相关实验室管理的通知 (农办牧〔2019〕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

0评论2019-04-26168618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71号(关于实施中国-日本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71号)
2018年10月,中国与日本双方海关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和日本国海关关于中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日本海关经认证的经

0评论2019-04-26173408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落实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百日行动的通知 (农明字〔2019〕第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屠宰环节是连接生猪产销的关键

0评论2019-04-26165412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度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延伸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内农牧质发〔2019〕95号)
各盟市、计划单列市农牧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兴农推进会、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区农牧局长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

0评论2019-04-26134969

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省实体店购买商品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的通知 (琼市监办〔2019〕127号)
各市县、洋浦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各局(处、室)、直属单位:现将《海南省实体店购买商品无理由退货指引(试行)》印

0评论2019-04-2632798

关于印发《全省果菜茶产地环境预警监测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农质监字〔2019〕25号)
有关市农业农村局:为摸清我省果菜茶产地环境现状,进一步做好产地环境预警监测评价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全省果菜茶产地环

0评论2019-04-262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