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孟素荷:提供科技支撑 掌控食品安全风险的话语权

   2018-07-18 中国经济网107550
核心提示:由国务院食安办等19个部委主办,经济日报社支持,中国经济网、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京举
      由国务院食安办等19个部委主办,经济日报社支持,中国经济网、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京举办。在“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分论坛”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我们更加注意掌控食品安全风险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以原始版本为科学依据,整合媒体的力量快速推送。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之下,在整体上形成2017年食品安全舆情热度降低、密度下降的良好局面,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生存环境。
 
  孟素荷表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带领全国的食品科技专家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食品安全由危机应对到稳中向好的重要转折,也见证了食品安全周对中国食品安全巨大的正向引领功能。
 
  “在食品风险的交流和传播当中,我们无愧于自己的使命。从2010年-2017年,连续八届举办了年度食品安全热点解读的媒体沟通会,在打击谣言还原科学真相中,近百名学科代言人从实验室站到了风险的第一线。”孟素荷说道。
 
  孟素荷介绍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有关工作。她说,“我们以分布于全国不同专业领域一线专家长期风险评估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快速完成了对主要热点问题的科学解释,使我们科技界前期的科研工作,在政府部门严谨严密规范的流程中,予以有效的梳理凝练和提升。同时,以院士和学科带头人为主体,形成了专业严谨、一锤定音,凭借全国性学会具有第三方立场的发声,对舆情的引导,对百姓恐慌心理的舒缓,对政府部门应对重大舆情事件的判断和处理,均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科技支撑。我们站在客观公正的科技界第三方立场,有效参与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食品工业近三年的发展环境和背景,与过去十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消费升级使行业的健康转型和价值提升动力加大。孟素荷认为,“食品安全仅是基础,不是我们工作的全部,健康和安全营养才是最终的追求目标。就阶段性而言,疾风暴雨式的食品安全风暴将逐渐减少,日常以源头污染、过程控制、食品掺假为主的食品安全风险将长期存在。”
 
  近两年,中国食品安全的热点更多聚焦于对中国传统食品的健康评价,以及进口食品带来的风险会快速传递到中国境内。“中国食品科技界已经加快准备在标准建设、健康评价、科普传播、网络食品安全等方面去发力。我们组建了营养食品健康峰会,今年初成立了专家牵头的峰会,在与欧盟合作项目的实施中,实现防伪检测技术的提升。同时,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为首的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国家果蔬污染的情况进行了非常立体化的研究。诸多重大科研成果支撑着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变局。”孟素荷表示,夯实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础,让中国食品制造恢复自信、恢复尊严,科技界不会停下脚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