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05,是谁让食品界蒙羞(上)

2005-12-26 00:00IP属地 火星5210中食网中国食品网
丑陋的中国食品?动笔写这篇文章时,想起了柏杨先生曾以一本《丑陋的中国人》语惊四座。至今,这种柏杨式的思维时刻抓挠着我的心,让我重新审视这貌似“繁荣”的食品业。
其实,丑事重提并非《新食品》的主张,但作为行业中人,我们不能无视消费者的呼声,故以行业健康为己任记录下这些让食品行业人士蒙羞的旧事。

“我们把衣服脱下来不是要炫耀我们的乳房有多美,而是要把伤口指给你看。”希望那些已经麻木或快要麻木的行业人士,能在看到“伤口”时,感受到这切肤之痛!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的食品情况统计: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67起,中毒2129人,死亡59人。与上季度相比,报告起数增加31.4%,中毒人数增加71.1%,死亡人数增加43.9%。看到这些,我便心生痛楚:这种结局式的数字统计为何往往不见其过程?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又该受到怎样的责罚?在这张报表里面还有漏网之鱼吗?

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广州散装假酒”、“龙口粉丝”、“太原陈醋”等事件让我们惊魂未定,2005年太多的喧嚣和失意又接踵而来。消费者沉不住气了,我们行业的媒体沉不住气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以行业的眼光再次审视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所发生的“惊悚事件”。

2005,是谁让食品界蒙羞?

“健康、立法、监管。”这是今年两会上反复提及的食品问题关键词;接着《酒类食品流通管理办法》开始酝酿出台,QS食品准入制开始执行;九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宣布食品标准再动手术,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制度……似乎我们的食品又多了几份“安全保单”。但事实却不是我们预想中的光彩,掀开食品行业华丽的外衣,我们看到的是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假酒村】中国名酒遭遇“李鬼”

时间:2005年1月28日

事件回放:江苏省质监局两次“突袭”如皋市磨头镇韩渡村。在这个村里,共查处假酒案件108起,涉及假酒的生产企业31家、地下窝点67处、经销单位10家。假酒囊括了茅台、五粮液、劲酒等中国知名品牌,简直就是一个“假酒村”。

让人无法理喻的是,在执法人员办案现场,当地某执法机关竟然质问:“是谁批准你们来检查的!”在这起事件中,扮演着“带头人”的造假者郑圣中、柳明凤夫妻成为如皋众多造假酒者中最早被判刑的人。

事件评析: 拥有众多美名的江苏如皋市,却因为“如皋假酒”在一夜之间背上了制假售假的恶名。

据说“如皋假酒”的历史从1989年至今已“辉煌”了整整16个年头,在历次的打假中其名声愈来愈响。如果没有当地某些地方势力的庇护,这个“假酒村”能否是中国假酒最后的谢幕者?

事件反响:在今年的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上呈中央:“如皋假酒愈演愈烈,屡打屡发,除了一些农民的安全意识薄弱,监管部门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疏漏。”有行业专家认为:“相关法律滞后、不配套、威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如果将这种案子从民事案件上升到刑事案件,对造假者处以十倍罚金,罚得他们倾家荡产,可能会有所收敛。”

■【亨氏】危机攻关挽回颜面

时间:2005年3月5日

事件回放:广东省质监局向媒体紧急通报:亨氏中国广州基地所生产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涉嫌含有“苏丹红一号”。亨氏外事经理王立志立即作了回应,查出涉嫌产品为2003年7月7日生产的辣椒酱,共计272箱、6528瓶。同时查明流向并开始召回。

随即,亨氏为接受消费者的咨询和解决善后事宜,开通了24小时热线。消费者可以把已使用过或未开封的产品,连同里面的酱料直接寄回广州亨氏美味源公司,消费者将得到产品的全额退款,并获支付相应的邮寄费用。

事件评析:亨氏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品牌,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让消费者深感失望。不过,好在企业有一个成熟的危机公关队伍,通过将问题穷追到底,查出苏丹红一号来源于原料供应商所提供的辣椒精,并妥善解决,最后完美的危机公关保住了亨氏在中国的颜面。

通过亨氏“苏丹红”事件,很多企业从亨氏的危机公关中开始警醒,危机公关已成为当前中国食品行业的“软肋”。

事件反响:上海西哲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发表观点:亨氏又一次让我们见识了跨国公司的“处变不惊”,见识了新闻公关的魅力所在。这些“坏消息”的杀伤力,足以让一个企业彻底垮台,然而亨氏却演绎了一场金蝉脱壳的新闻公关度危机的好戏,确实值得中国企业的老总们好好反思。

■【卡夫 乐之】瞒天过海的“中国标准”之说

时间:2005年3月14日

事件回放:“绿色和平”国际环保组织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卡夫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乐之三明治饼干含有大豆转基因成分,并称卡夫食品有限公司在转基因原料使用问题上采取了与欧洲市场不同的“双重标准”,没有依照中国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规定贴上相关标识,侵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卡夫紧急“辟谣”,否认食品中含有转基因,声言他们的执行标准“符合中国标准”,无须粘贴标识。

事件评析: “在中国及亚太地区,卡夫都要求供应商不能使用转基因原料;欧洲的法规和消费者对转基因物质的使用有较强的要求,所以卡夫在欧洲市场的控制系统就控制得严一些。”卡夫的这种表态值得玩味。也许,他们“忙得”已经没有时间来顾及中国以及亚太地区消费者的安全了。 

卡夫所谓“辟谣”言之凿凿,除了辩得清白,还给脆弱的中国食品行业猛抽了一巴掌,于是乎才有了某官方媒体支持,声言他们的执行标准虽没按欧洲标准来生产,但对于“人之泱泱”的中国市场,他们更赋予了“更中国化”的标准来执行。这种中国版本的“标准法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事件反响: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张明:“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有明确规定,必须将相关标识贴在产品包装显著位置,所以卡夫食品有限公司的做法属于严重违规事件。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察看产品外包装,确认是否贴有转基因食品标识后酌情考虑购买。”

某品牌食品经销商:“作为跨国食品企业执行两种标准不存在异议,像欧洲生产的汽车,其标准之一就是右侧主驾、左侧副驾,如果统一标准,中国进口的原装货如何在中国的大地上适应来左去右的行车法则?卡夫事件最后被聚焦到标准问题上,却忘记了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才是问题的本质,这实在令人感到悲哀。”

■【肯德基】洋快餐的傲慢与偏见

时间:2005年3月16日

事件回放:全球最大的快餐店之一肯德基公开对外宣布,其推出的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的调料中发现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一号”。并决定将这些产品全面撤柜,停止销售,同时承诺“敬请放心食用”。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肯德基再次被监管部门曝光,随即肯德基将问题起因推到了原料供应商身上,并引来全国快餐业再一次大检查。

事件评析:“以小失大”的教训对于中国人尤为深刻,任何“瞒天过海”的侥幸心理都不得“长生”。肯德基的仓促处理伤了消费者的心,也使自己的经营持续低迷了一段时间。最近,肯德基的汤料中又染指“天绿香”有毒物质,不知肯德基又有怎样的说辞。

作为享誉世界的名店,肯德基在对待“苏丹红”事件中并没有掌握主动权。肯德基事件的升级,暴露了食品行业的通病:遇事即明哲保身。所以才会有肯德基的傲慢与偏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肯德基其实应该好好想想中国这句古语了。

事件反响: 新华社:如果企业以产品已经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自居,以为到一定时候便可高枕无忧,放弃质量管理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权益来提升经营业绩,则无异于拿自己的生存作筹码进行赌博……

江苏省律师协会国际业务委员会主任陈发云:“‘苏丹红’对人体有害已经众所周知,可是发展到现在却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具体回答。作为国际性的大公司,应该为自己的原料把好质量关,出现问题必须毫不含糊地主动担责,不能说把供货商一‘供’就没有事情了。”

来源:三农在线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干旱让南非面临自2005年以来葡萄酒最低产量
  南非当地一个葡萄酒行业组织的一项报告预测,由于西开普(Western Cape)地区持续数月的旱灾,南非或将面临十多年来最低收成

0评论2018-01-27963

关于在本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的通知(沪食药监食〔2005〕484号)
【发布单位】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文号】 沪食药监食〔2005〕484号【发布日期】 2005-08-09【生效日期】【效力】【备

0评论2015-07-21338

关于印发新版《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封面格式式样的通知(国质检量函[2005]861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各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各国家专业计量站、分

0评论2015-07-17481

(EU) 2015/1101:就醚唑,氟吡菌胺,氟吡菌酰胺,异皮姆和二甲戊乐灵在某些农产品内部或表面的最大残留限量,修订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条例(EC)No 396/2005的附录二和附录三( amend
【发布单位】 欧盟委员会【发布文号】 (EU) 2015/1101【发布日期】 2015-7-9【生效日期】 2015-7-29【废止日期】【替代法规】【

0评论2015-07-10704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行为的公告(2005年第33号公告)
【发布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发布文号】 2005年第33号公告【发布日期】 2005-06-27【生效日期】

0评论2015-07-07322

黑龙江省标准化条例(2005年修正本)
【发布单位】【发布文号】【发布日期】【生效日期】【效力】【备注】 http://www.hljqts.gov.cn/wsbl/bszn/bzh/201411/t20141117

0评论2015-05-12491

关于废止《关于开展食品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工作的通知》(浙质评发〔2005〕231号)等三份文件的通知(浙质评发〔2014〕193号)
【发布单位】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文号】 浙质评发〔2014〕193号【发布日期】 2014-09-16【生效日期】【效力】【备注】 h

0评论2014-10-21275

订定第223/2005号行政长官批示附件一于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生效
【发布单位】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发布文号】 第177/2006号行政长官批示【发布日期】 2006-06-15【生效日期】【效力

0评论2014-10-16337

广州上半年2005批进口食品不合格
记者昨日从广州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广州口岸共进出口食品化妆品15808批、货值16.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69%和27.71%。其

0评论2014-07-0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