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上九陂村,95后青年李金熔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操盘手”。他整合全村60多家民宿资源,通过统一采购床上用品降低30%成本,推出“整村套票”丰富游客体验。这位年轻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带领村庄集体经营性收入在2024年突破109万元。
李金熔的成长,得益于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他通过共青团广州市委联合发起的“乡村运营青年CEO培育·蜜蜂计划”实训,在瓜岭村学习到“吃住玩游购娱”一体化运营模式后,回村打出“组合拳”:推动民宿集中采购、培训管家、培养本土网红。他总结道:“乡村运营不能单点突破,要攥指成拳。”如今,李金熔团队还将20%利润反哺村集体,形成“增收—反哺—再发展”的良性循环。
李金熔的故事并非个例。2023年,广东启动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3年为全省乡村培养超过1000名满足未来乡村发展需求的经营型人才。各地各部门也积极组织培训,并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乡村人才发展。
在佛山市禅城区敦厚村,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陈嘉奇通过创新机制,成功盘活12.3万平方米闲置物业。
过去,农村集体物业出租仅以“价高者得”为标准,导致业态混乱、村民收益不稳定。2023年,佛山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服务改革,推出6种交易模式,其中之一为“公开协商”方式。同年,《禅城区关于试行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发布,明确农村职业经理人负责的重点项目,经过民主表决,可以通过“公开协商”引进客户。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竞标企业的业态、投资额等提出要求。”陈嘉奇说,村里经过讨论,确定拟招商业态为人才公寓、共享服务空间等,投资标的要求3000万元以上。随后,村干部、村民代表等组成评分小组,从运营经验、改造方案等多个维度为竞标企业打分。最终,一家具有多年物业运营经验的企业中标。“政策撑腰,让我敢干事,也能干成事。”陈嘉奇感慨。
前不久,陈嘉奇因表现突出,被委派参与运营禅城区多个村集体项目,有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但她仍常到敦厚村调研,“这里是我职业生涯起步的地方。期待越来越多的乡村经过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运营,更加欣欣向荣。”
当前,广东各地正探索多元路径破解乡村“引才难、留才难”。除社会化招聘外,佛山推行“国企选派+社会化招聘”双轨制:2024年已有53名经理人覆盖30个村(社区),陈嘉奇就是其中之一。
国企选派的经理人素质有保障、资源对接能力强,但存在长期扎根意愿不足、选派规模有限等问题;社会化招聘来源广、专业化程度高,但可能面临“水土不服”;本土选拔人才熟悉乡情,但资源整合能力与视野有待提升。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条腿走路”才能激活乡村经济。广东通过培育计划、政策改革、灵活引才,让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成为激活“一池春水”的新力量——他们既懂经营、会管理,更扎根乡土、链接资源,正推动乡村从“各自为战”走向“抱团共赢”。(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责任编辑 姜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