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服务型执法理念,积极创新执法方式,坚持将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作为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公布其中3起典型案例。食品领域案例如下:
二、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市场监管局查办四川淇阳商业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地理标志商标权案
【基本案情】2024年9月,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市场监管局在苍溪红心猕猴桃销售打假专项行动中,会同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四川淇阳商业有限责任公司冷藏库开展联合检查。经查,当事人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收购猕猴桃共计4580.8公斤,其中2317公斤猕猴桃擅自使用标注有“苍溪红心猕猴桃®”字样的包装箱进行销售,违法经营额共计32161.23元。“苍溪红心猕猴桃®”系苍溪县猕猴桃协会持有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第7866425号),核定使用商品(第31类):红心猕猴桃,商标持有人未允许非苍溪产地的红心猕猴桃使用上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事人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广元市苍溪县市场监管局综合本案违法事实、性质、情节,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罚款3万元。案后,苍溪县市场监管局联合苍溪县猕猴桃协会开展专题培训3场,覆盖经营主体150余家,有效建立“协会+企业+农户”品牌共治机制。
【典型意义】本案是服务型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一是有效维护地理标志品牌权益。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造成损害,扰乱了市场秩序。通过依法查处此类侵权行为,有力保障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惩教结合、过罚相当。本案中,市场监管部门既依法惩处违法行为,又综合考虑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对当事人适用从轻处罚,将执法过程转变为一场普法实践,进一步帮扶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坚定持续发展信心。三是推动行业自律与产业升级。案后,苍溪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猕猴桃协会加强对当地猕猴桃经营行业的行政指导,市场违规使用商标现象大幅减少,有效助力农民增收与产业标准化发展,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