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销量下滑 利润怎么还增长了?

2016-09-20 17:05IP属地 北京市 鹏博士宽带23790销售与市场

经销商反映的,老货太多了,处理不完。这个月回调的处理了,下个月的临期品又接上了。就是这样,厂家的销量也保不住。

从持续增长到连年下滑,这是巨大的环境变化。直到如今,众多企业还没反应过来,更何况谈适应了。比如方便面行业、啤酒行业,是现在行业下滑的“重灾区”。方便面行业从2011年的近500亿包,下滑到2015年的400亿包。啤酒行业销量也是连年下滑,低端啤酒甚至是每年10%以上的下滑。

销量下滑,利润怎么还增长了?

但是,统一的刘新华、华润啤酒的侯孝海,今年上半年均以少帅身姿上位了!

刘新华的业绩是杠杠的。2015年,统一虽然营收下滑约1%,但利润增长192%。统一的主要对手则数据很难看。

侯孝海虽然近几年只是个“诸侯”,但辖区的业绩也甚是了得。华润的不少好产品,正是在他的辖区率先推出来的,如华润现在单品销售过300万吨的“勇闯天涯”,侯孝海就是主要推手,这是一款既有销量也有利润的产品。侯孝海任职四川公司的赢利情况,那是相当的好。

熊市赚钱

他俩上位的基础,就在于他俩具备在行业下滑情况下的经营能力,或者说销量下滑了,还能让企业赢钱。

这项能力就相当于说,一个股民在熊市时也能大赚,非常难得,也非常少。

快消品行业,以前的经营循环是:销量增长,利润上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一直是这么干的。多数经理人,已经习惯于这种经营模式,是典型的销量导向的经营模式。

即使现在销量封顶,绝大多数快消品企业还沿循着上述经营循环:销量封顶,还硬要去抢销量,挤销量。这样的惯性运作,迟早要出大事的。用我一个群友的说法,就是“穷尽所能的渠道方法论”做销量。这样的惯性运作只有一个结果:销量利润“双下滑”。

他俩改变了上述经营循环,进入了新一轮的经营循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获得新竞争力。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销量下滑,利润增长。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双增长”。

增长依赖症

“销量下滑了,利润还能增长?”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不信”“不可能”“很难”。

销量增长为0,多半情况下利润是下滑的,因为中国企业一直有销量增长依赖症。

什么是销量增长依赖症?

就是企业严重依赖销量增长,一旦停止增长,立即出现巨大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形态:一是销量与成本交替增长;二是销量与盈亏平衡点交替增长。

销量与成本交替增长:销量增长→成本上升→销量增长→成本上升……

销量与盈亏平衡点交替增长:销量增长→盈亏平衡点上升→销量增长→盈亏平衡点上升……

如果销量停止增长,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我们会发现,销量虽然停止增长了,但成本还在增长,盈亏平衡点还在增长,这是惯性增长。除非成本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回到前面那个问题,销量增长为0,利润怎么变化?

对于陷入增长依赖症的中国企业,利润通常是下滑的。

销量下滑10%,利润下滑多少?

换一个问题:销量下滑10%,利润下滑多少?

有人可能会说,考虑上面的增长依赖症,利润肯定下滑更多,可能下滑20%或30%。

实际情况是,多数企业利润会下降50%以上,甚至有的直接进入亏损。如果销量下降15%,基本可以说大面积亏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产品毛利,最初都是摊费用的,只有费用摊完了,才形成净利润。所以,超过盈亏平衡点,毛利就是净利。或者说,利润是由边际利润贡献的。

现在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时期,利润面临三方面的压力。

一是销量停止增长或下滑。行业销量已经封顶,不下滑已经烧高香了,下滑也是正常。另外,新型渠道,包括网络渠道不断增多,销量也在分流。越是传统大企业,受影响越大。

二是费用增长的压力。人力费用肯定在增长,渠道费用难道就没有增长?过去打人海战术,就是因为人力费用低。现在不打人海战术了,渠道控制力又在下降。

三是电商扰乱价格体系,毛利下滑的压力。

在上述情况下,即使销量不下滑,利润也可能下滑。

利润到底从哪里来?

利润,简单说来源于三大要素:一是规模,即销量;二是成本和费用;三是结构,即产品结构。

现在看来,第一项因素已经很难改变,现在能做的只有改变另外两项因素了,即结构和成本。

有一种说法,怎么才能实现质变呢?

一种是大家熟知的“从量变到质变”,另一种是结构带来质变,比如同为碳元素,从石墨到金刚石,就是结构带来质变。

前面讲的统一的刘新华和华润的侯孝海,他们的主要贡献就是不断推出产品升级即大单品,既保住了销量,不至于大幅下滑,也创造了利润。

比如,侯孝海主推的华润“勇闯天涯”,年销量过300万吨,是国内单品销量最大的产品,也是高毛利产品。

再比如,统一的刘新华,不仅推出了大单品老坛酸菜,而且悄悄布局汤达人、小茗同学等,正是这些换挡新品带来了利润增长。

刘新华和侯孝海的厉害之处在于,在销量还没有下滑时,他们已经主动布局了产品换挡工作,现在只不过刚好发挥作用,这才显示出他们的眼光和格局。

闲棋野子,长线布局

有人形容周恩来做隐蔽战线的工作,擅长布闲棋野子,当时看似无用,以后有大用,而且代价还真不大。

这样的能力被德鲁克称为战略能力,用学术术语表达就是:战术的积累形成战略。

我欣赏这俩人,就是因为这俩人具备这样的能力,在需求并不迫切情况下布局长线,下“闲棋野子”的能力。

刘新华在统一方便面独当一面,最初是做“老坛酸菜”。当时业绩压力是巨大的,首先砍掉了大量“有销量但不赚钱”的产品,主推老坛酸菜。更绝的是,他当时竟然还布下了“汤达人”这类高端的“闲棋野子”。虽然一直销量不佳,没有大投入,也没放弃。直到2015年,“汤达人”的价值才体现出来了。

产品结构调整的压力是近几年才有的,但信号一定在多年前就有了,是否有提前布局的能力,是否在不占用资源的情况下慢慢培育,这样的预见能力、提前布局能力,我们统称为“概念能力”,这是一个“帅才”最需要的能力。

我不敢猜测他俩这么做的动机,至少从结论看,当行业还在增长时,他俩已经在做行业下滑怎么办的准备。等到行业真的下滑时,他俩已经有备无患。

现在主流换挡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有的企业才临时抱佛脚,即使方向做对了,也需要时间呀,何况中高端产品的培育时间是很长的。所以,他俩长线布局的能力才那么稀缺。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求质时代”经销商该何去何从?
  进入到2019年,又一批酒企瘦身运动开始席卷行业:  2月份,茅台集团发布最严通知,全面停止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这三

0评论2019-07-31161327

论一个葡萄酒实体店的“自我修养”
  据OIV(国际葡萄酒与葡萄酒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246亿升,中国葡萄酒消费量为17.9亿升,位居全球第五

0评论2019-07-31164165

用小米的性价比营销方式来经营奶茶店怎么样?
  虽然小米的生意跟奶茶生意完全不同,但是从小米身上可以看到是性价比永远都是生意里面颠扑不破的真理。小米兴起之时,同样的

0评论2018-05-14182711

一坛好酒如何创造白酒行业全新营销方式?
自上一次成功进入艺术界,一坛好酒又来跨界了,这一次他们竟然要进军文学界!2017年12月1日,金六福一坛好酒我的2017有奖征文大

0评论2017-12-27185934

未来5年经销商靠什么盈利?
作为经销商,相信你也在思索一个话题:下个5年,靠什么盈利?如何领先?无论是内在的不安,还是苦苦思索,都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

0评论2017-12-05186258

怎样让乖乖客户接受“高价格”?
高价产品是企业重要的盈利来源,但很多高价产品尚未与消费者谋面,已被经销商封杀在渠道中,因为经销商对高价产品总是有太多的顾

0评论2017-12-05185738

陈列都搞不好 经销商你谈何赚钱?
陈列这个环节在整个销售流程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产品陈列的不好,势必就会导致整个销售流程前功尽弃;如果能够做好终端基

0评论2017-12-05175222

做“火”市场 经销商应该如何做?
每年每个季节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数据刺激着每一个经销商。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再去打听这些产品的时候,发现市场上已经没有了?这是

0评论2017-12-05136185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最终较量
当传统企业雇主们还在吐槽经济不景气,生意下滑,在啃老本时,新零售、新的经济体还是来了;当传统线下企业还为拥抱互联网举棋不

0评论2017-12-0537234

白酒行业淡季提高高端白酒销量的技巧
5-8月,酷暑逼人,此时大多数白酒经销商的日子都非常难熬。想要努力卖货,却不知从哪里入手?营销宣传在大型超市里,最常用为货架

0评论2017-12-05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