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省代”和“二批”都在回潮 你做好应对的准备了吗?

2016-08-12 14:41IP属地 北京市 鹏博士宽带38090金销商

目前传统快消品企业的营销格局,我总结为三句话:

第一句:最应该改变的是产品,但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

第二句:最不该改变的是通路,但通路已经悄悄改变;

第三句:互联网对传统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传播,但传统企业显然无所适从。

今天,我着重讲讲通路的悄然变化。

为什么最不应该改变的是通路呢?因为自从深度分销开始,通路就为增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通路又在悄然改变,最大的改变有两条:

一是“省代”和“二批”回潮;二是互联网工具对渠道效率的改变。

这两大改变,其实厂商都没有做好应变的准备。有人把“省代”、“二批”回潮视为渠道的倒退,我认为这种没有强大力量推动,顺其自然的改变是有价值的。

“省代”曾经被渠道革命

中国的渠道变革,是从1997年渠道下沉,“省代”变“市代”开始的,然后又变成了“县代”。

自2000年左右形成了“县代”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就一直相当稳定,只不过各地稍有差异,比如沿海省市因为“市代”下沉工作做得好,抑制了“县代”的发展,市代是主流。

格局基本稳定后,营销的竞争就演变为深度分销的竞争。深度分销没有改变代理格局,其目的是绕过二批,直达终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二批接近消失。

现在,除了二批回潮外,“省代”也开始回潮。现在“省代”回潮,到底是渠道退化,还是“省代”复辟?

“省代”回潮

我比较早听到“省代”回潮,是化妆品行业,大约在2010年之前。

化妆品大品牌,基本在做终端。而且洗化巨头,基本上是以终端为主。有些洗化品牌走渠道,也对流通没有严格的控制,实际上也很难控制。

国内化妆品走渠道的比较多,由于化妆品零售终端有限,县代甚至市代很难形成规模。所以,尽管曾经有不少化妆品企业市场下沉,但因为费用过高,很难长期支持。所以,化妆品行业现在进入了两条完全不同的渠道:大品牌走终端,中小品牌走“省代”。

最近,一向是深度分销的快消品行业,有些中小品牌因为市场规模无力支撑做深度分销,干脆把营销费用拿出来做“省代”,让“省代”借助其渠道优势“自然飘货”。这是一种厂家“认命”的做法。

“省代”为何回潮?

现在做“省代”的企业,多数是原来“渠道下沉”最早的中小企业。原来,市场有较大的空间,大品牌做“省代”,中小企业就做“市代”;大品牌做“市代”,他们就做“县代”;大企业做“县代”,中小企业曾经尝试做“乡代”,但实践证明“乡代”没有出路。

几经挣扎,中小企业选择回归“省代”,这个时候,恰恰是大品牌深度分销的时候。

“省代”为什么这几年火爆呢?因为大品牌的深度分销做不下去了,反而给了“省代”生存的空间。我们曾经预测省级批发市场会消失,现在看来是错的。

当然,现在的“省代”已经不再是过去“省代”的翻版,而是升级的“省代”。因为现在的“省代”不再是坐商,而是有自己的销售队伍,自己的下线,甚至有自己的配送队伍。

厂家退了两步,“省代”进了两步。一个省代,掌握的虽然是小品牌,但品牌众多。加之以“飘货”为主,给零售店的毛利空间比较高。

中小厂家做“省代”以后,可以专心做研发。据一个厂家说,某个小厂家半年内产品进化6次。产品的进化,也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省代”的互联网角色

虽然“省代”在自建队伍,但市场太过广大,不可能深耕,而且中小厂家的产品不适合深耕。那么,“省代”怎么与下线和零售店建立紧密联系呢?其实,互联网恰恰提供了完整的工具。

移动APP,这是“省代”与下线互动的最佳工具。

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为“省代”节省物流费用提供了条件。

通路市场对中小品牌的需求,是“省代”生存的土壤。

“二批”回潮

现在快消品大品牌销量下滑,深度分销消失,“二批”回潮。自从“二批”回潮后,厂商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弥补手段。虽然我认为SaaS系统对于B端电商是有效工具,但现在意识到的企业并不多。

“二批”的回潮,恰恰给“省代”也提供了空间 ,毕竟只要腾出一个空间,就不会空着,就有人去填补。

代理商在快消品领域的作用难以替代

前一段有一个文章疯传《“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是最大的营销谎言》,说明了一个道理:代理商在快消品领域的作用难以替代,这个观点我认同。

有些产品可以绕过所有渠道环节,如服装、化妆品、家电、数码产品、家具等,所以C端电商占比较高。

快消品行业,厂家—代理商—零售 ,除了大型终端外,代理商角色很难替代,即使互联网也难办到,特别是代理商的新品推广能力。

国内目前不少B端电商,拿畅销老品窜货,就是因为没有新品推广能力。

互联网工具正在改变渠道效率

到底是绕过代理商提高效率,还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在现有渠道提升效率,我倾向于后者。我认为,提升通路效率比减少通路层次更重要。

深度分销曾经是把利器,现在为什么做不下去?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效率太低。

成本高表现为:一是配送成本高;二是人力成本高。因为通路终端规模小、地理上高度分散。

效率低的表现是:车销每天成交单数过少。

怎么提升通路效率?我认为这是互联网的强项。鉴于我个人对电商的天然敌对情绪,先不说电商,先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比如 SaaS系统。

传统通路的另一个环节,配送成本过高的问题,最终一定会通过社会化的配送系统解决,而且配送系统未来可能是与订单系统分离的,正如C端电商的物流系统与平台系统分离一样。

SaaS系统不仅是订单系统,也是推广系统,是基于互联网工具的系统,有的风投也把它视为B端系统。社会化的第三方配送系统,在很多地方已经在发挥着作用,这一定是一个趋势。

总结一下:“省代”和“二批”的回潮,是渠道面对社会变化的本能自我保护,已经改变了渠道;互联网工具在不改变现有渠道结构的前提下,能够大大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正在对渠道运营系统进行改变。也许从表象看,渠道似乎没有变,从内存运营看,渠道已经大不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求质时代”经销商该何去何从?
  进入到2019年,又一批酒企瘦身运动开始席卷行业:  2月份,茅台集团发布最严通知,全面停止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这三

0评论2019-07-31161312

论一个葡萄酒实体店的“自我修养”
  据OIV(国际葡萄酒与葡萄酒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246亿升,中国葡萄酒消费量为17.9亿升,位居全球第五

0评论2019-07-31164151

用小米的性价比营销方式来经营奶茶店怎么样?
  虽然小米的生意跟奶茶生意完全不同,但是从小米身上可以看到是性价比永远都是生意里面颠扑不破的真理。小米兴起之时,同样的

0评论2018-05-14182697

一坛好酒如何创造白酒行业全新营销方式?
自上一次成功进入艺术界,一坛好酒又来跨界了,这一次他们竟然要进军文学界!2017年12月1日,金六福一坛好酒我的2017有奖征文大

0评论2017-12-27185919

未来5年经销商靠什么盈利?
作为经销商,相信你也在思索一个话题:下个5年,靠什么盈利?如何领先?无论是内在的不安,还是苦苦思索,都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

0评论2017-12-05186243

怎样让乖乖客户接受“高价格”?
高价产品是企业重要的盈利来源,但很多高价产品尚未与消费者谋面,已被经销商封杀在渠道中,因为经销商对高价产品总是有太多的顾

0评论2017-12-05185723

陈列都搞不好 经销商你谈何赚钱?
陈列这个环节在整个销售流程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产品陈列的不好,势必就会导致整个销售流程前功尽弃;如果能够做好终端基

0评论2017-12-05175208

做“火”市场 经销商应该如何做?
每年每个季节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数据刺激着每一个经销商。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再去打听这些产品的时候,发现市场上已经没有了?这是

0评论2017-12-05136170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最终较量
当传统企业雇主们还在吐槽经济不景气,生意下滑,在啃老本时,新零售、新的经济体还是来了;当传统线下企业还为拥抱互联网举棋不

0评论2017-12-0537234

白酒行业淡季提高高端白酒销量的技巧
5-8月,酷暑逼人,此时大多数白酒经销商的日子都非常难熬。想要努力卖货,却不知从哪里入手?营销宣传在大型超市里,最常用为货架

0评论2017-12-05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