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专业人才,‘淘宝村’的发展遇到瓶颈,如何解决?”“竹凉席销售淡旺季差距十分明显,怎样改变这种境况?”“做竹凉席销售的淘宝店越来越多,市场趋向饱和,如何转型?”……8月29日,在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部,“淘宝村”的创业青年们纷纷提出了自己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为他们答疑解惑的,是来自阿里研究院调研组的专家学者们。
当日上午,由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陈亮及省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教授们组成的调研组一行来到培斜“淘宝村”,先后参观了淘宝村、淘宝村仓库、竹凉席制作车间等地,并就电商运作、“淘宝村”未来发展思路等与区、镇、村干部及创业青年们进行座谈交流。
“人才引进要以就近引进为主,并建立运营中心、仓储分开的模式,将运营中心移至市中心,以更好吸引人才。”“克服淡旺季销售不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强产品的互补性,树立‘买龙岩,卖全国’的理念,除竹凉席外还可以销售其他竹制品甚至跨行业产品,如引进龙岩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可以通过阿里巴巴速卖通等平台发展跨国电商,以增加市场……”座谈会上,专家们就创业青年们所提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并为培斜“淘宝村”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培斜‘淘宝村’有两大特点,一是销售的产品以竹制产品为主,这是全国20多个‘淘宝村’中的唯一一个;二是培斜旅游资源丰富,国内其他‘淘宝村’普遍在偏远山区或没有这么良好的旅游资源,未来只要把旅游产业和电商结合起来,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陈亮告诉笔者,纵观国内的20多个“淘宝村”,培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下一步培斜应将旅游与电商相结合,将游客转化为网销群体,并通过旅游推荐电商,通过电商推荐旅游,做强做大培斜村。
“连阿里巴巴都来我们这小山村了,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更重要的是,专家们提供的一些视角和思路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创业青年华龙星告诉笔者,这次他提出的品牌化运作问题得到很好解答,让他对以后的发展有了清晰的思路。
据悉,培斜“淘宝村”现有的网店数100多家,主要集中在竹凉席、竹纤维制品以及服装、坐垫、饰品上,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前年,培斜村建起一条可容纳100家商户的淘宝街,鼓励大学生采取“网店+实体店”的模式经营,并实行一年免租、竹凉席和茶叶生产厂家先供货后收款等优惠措施——这吸引了本村和周边村60多名80后、90后青年返乡创业,已有6家快递公司入驻该村,每天定时在村里收件。